這樣做成功沒有借口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美軍著名將領李斯特,在追擊南方軍的時候,一直猶豫不決。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給他下了無數次的命令,他都因為條件不具備,困難重重下不了決心在這重要關頭,林肯看出了李斯特作為一個將軍在戰略上的局限,狠狠地痛斥了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用激將法告訴池,如果他再猶豫下決,自己隻好解除他的兵權,自己親自上前線指揮了。最後,北方軍的勝利,讓人們明白下一個道理,作為一個整體的一員,不需要找借口……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是不夠的,還應該比自己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更多一點。如此可以吸引老板更多的注意,給自我的提升創造更多的機會。
你沒有義務要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但是你可以選擇自願去做,以驅策自己快速前進。率先主動是種極珍貴、備受看重的素養,它能使人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
每天多做一點工作也許會占用你的私人時間,但是,你的行為會使你贏得良好的聲譽。並增加他人對你的需要。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為杜蘭特工作時,職務很低,現在已成為杜蘭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總裁。之所以如此快速升遷,秘密就在於“每天多幹一點”。
有人曾經拜訪道尼斯先生,並且詢問其成功的訣竅。他平靜而簡短地道出了其中秘密。
“在為杜蘭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蘭特先生仍然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因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辦公室裏。是的,的確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留下來,在需要時為杜蘭特先生提供一些幫助。”
“工作時杜蘭特先生經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隨時在等待他的召喚,並且逐漸養成招呼我的習慣……”
杜蘭特先生為什麼會養成召喚道尼斯先生的習慣呢?因為道尼斯自動留在辦公室,使杜蘭特先生隨時可以看到他,並且誠心誠意為他服務。這樣做獲得了報酬嗎?沒有。但是,他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使自己贏得老板的關注,最終獲得了提升。
有幾十種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釋,你為什麼應該養成“每天多做一點”的好習慣——盡管事實上很少有人這樣做。其中兩個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點的”的好習慣之後,與四周那些尚未養成這種習慣的人相比,你已經具有了優勢。這種習慣使你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務。
第二,如果你希望將自己的右臂鍛煉得更強壯。惟一的途徑就是利用它來做最艱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長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讓它養尊處優,其結果就是使它變得更虛弱甚至萎縮。
身處困境而拚搏能夠產生巨大的力量,這是人生永恒不變的法則。如果你能比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那麼,不僅能表顯自己勤奮的美德,而且能發展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強大的生存力量,從而擺脫困境。
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隨之擴大。不要總是以“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當額外的工作分配到你頭上時,不妨現之為一種機遇。
提前上班,別以為沒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睜大眼睛在瞧著呢?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說明你十分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點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規劃,當別人還在考慮當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麵了!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確認,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當客戶、同事或者老板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誰該為此問題負責,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惟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將問題解決。
下一次當客戶、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幫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讓他人來處理時,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吧!努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譬如換一個角色,自己就是這件事的責任人,你將如何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每天多做一點,初衷也許並非為了獲得報酬,但往往獲得的更多。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也不要氣餒,應該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點。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常見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對百萬富翁成功經驗的研究也反複證明額外投入的回報原則,尤其是在這些人早期創業時,這條原則尤顯重要。當他們的努力和個人價值沒有得到老板的承認時,他們往往會選擇獨立創業,在這個過程中,早期的努力使其大受稗益。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銀行裏的錢,當你需要的時候,它隨時都會為你服務。
把握現在
大多數人都是略微超前或略微落後,從未準確地活在現在。假如他們正在與人淡話,他們可能同時在回想自己剛才說的活、別人剛說過的話,或是他們正想要說的話,甚至在想一些完全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