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西子,飲盡歐風美雨,不忘故鄉情獨思歸去。
關心桑梓,莫說癡兒語,改裝易服效力疆場三寒暑。
塵緣誤,惜花變作摧花人,亂紅拋落飛泥絮。
離人淚,猶可拭,心頭事,忘不得。
往事堪哀強歡笑,彩筆新題斷腸句。
夜茫茫何處是歸宿,不如化作孤鴻飛去。
人說“天下爺娘痛小兒”,可林語堂最痛最愛的是長女林如斯。林如斯的婚姻不幸,是林語堂夫婦後半生的無盡牽掛。
1943年,二十歲的林如斯回到中國,投身於抗日救亡的時代洪流中,在昆明軍醫署林可勝醫師手下工作。林可勝是林語堂在北京時的好朋友,1926年,林語堂在北京被通緝,是林可勝幫忙聯係了父親廈門大學的校長林文慶,使林語堂到廈大出任文科主任。現在,女兒要回國參加抗戰,林語堂就放心地把她托付給了林可勝醫師。
1945年,林如斯在昆明認識了汪凱熙醫師,打算與他到美國結婚。林語堂夫婦也很讚成女兒的這門婚事。林如斯與汪凱熙一起來到美國後,林語堂夫婦就忙於張羅女兒的訂婚儀式,向親朋好友發出了宴會的請帖。可沒想到在親朋好友準備前來參加訂婚宴的前一天,林如斯突然和一個美國青年私奔了。這一意外的消息,把林語堂夫婦震懵了。林語堂夫婦丟失麵子不說,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女兒會幹出這樣的事。這一事情,使林語堂夫婦在親朋好友麵前實在無法解釋,但也隻好把苦果咽進肚裏,畢竟孩子的事得需要她自己做主。這個美國青年叫狄克,父親是紐約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很有錢。狄克是一個浪子,中學時就被開除過,不務正業,靠父親養活,儀表平常,但很有口才。林如斯為什麼迷戀狄克,林語堂不明白,可是女兒自己喜歡,他也隻能承認現實。
林如斯跟著狄克過著不安定的生活,他們常常遷居。每當他們回到父母家,廖翠鳳就要燒出六七樣好菜來款待。廖翠鳳心裏雖不滿意,可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而且還要把狄克當貴賓招待,因為怕女兒不肯回家。林語堂不讚成女兒與狄克的婚事,可也不能幹涉,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他總是擔心狄克是一個靠不住的人。
林語堂的擔心終於出現了。林如斯與狄克分手了。按美國法律,林如斯到法院起訴,會得到一筆贍養費,林語堂也支持女兒這麼辦,畢竟要生活。可林如斯按中國傳統觀念處理了此事,寧願一分錢也不要,也要和狄克徹底一刀兩斷,最終林如斯沒有得到一點的賠償。婚姻的不如意,使林如斯對人生很悲觀,影響也很大。她長期孤身一人生活,像冬夜裏空曠悵寥的天空中一片枯葉飛旋在刺骨的寒風裏,無望地走著自己的人生苦旅。自殺的念頭早已存在,隻是想等到父母百年以後,可是又實在等不了。自殺者往往非常突然,在心靈世界一片絕望、空虛和黑暗時,沒有一絲陽光透進來,這時就會萌生自殺的念頭。如果能衝破這一瞬間,也許人就不會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