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後來我得知他和我上同樣性質的一門課,就是“教材教法”,隻不過他上的是“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而我是語文。

第二學期他邀請我聽他的課,講的是三段論和排中律等邏輯知識,讓我至今曆曆在目,身臨其境。我們熟悉之後,也偶而和他對弈,我也抽空上他家混飯。

他剛剛退休不久,就病倒了,我去醫院看他時,他的樣子很憔悴,但意誌依然很堅強,第二天就去世了。學校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校領導陳誌遜致悼詞。大意為他屬於共和國奉獻的一代,他奉獻了青春也奉獻了終身,也把自己的子女留給了高原,(有人形象地概括為“三獻”牌的一代人)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高原的教育事業。當他的靈柩被運往故鄉安葬時,我的心中沉甸甸的,如骨在喉,久久揮之不去。每每想起深埋於故鄉的黃土下的他老人家,我都想寫點文字來紀念他。秀才人情半張紙,我卻懶惰得很,以上這些文字聊做紀念吧,希望他老人家安息。

涼州李氏?係領導

我從人事處報到後,就到漢語係報到,接待我的是本係第二任主任李國豐同誌。他說涼州你知道吧?大名鼎鼎的李鼎文你知道嗎?我說知道的不多,他馬上就來精神了。從涼州的曆史談起,到涼州的自然風物,到自己將要寫作的論文《“涼州七城”考》。同時他通知我上“中學語文教材教法”課。

秋季開學,我一邊上課,一邊利用晚自習指導漢語係89級一個班同學的校內試講。

每逢周一下午兩點半,漢語係的例會雷打不動,他都要首先發言,他在開會的時候有一個習慣,總是邊講邊喝水,而且要占用開會的大部分時間。他從某教師的上課情況到某教師的作業批改,他都會不點名地提出來,從某班學生的穿著打扮到某班學生的曠課遲到,從某班學生的亂喊亂叫到某班學生的戀愛情況,從某班學生的考試作弊到某班學生的生病情況等等,這些詳細情況都是他每天在巡視教室的時候了解到的,因為當時學校沒有實行擴招,每屆招生也就是一個班,最多40多人一個班,漢語係最多也就120多人,所以他有時間熟悉每個班的學生。他像是一個總管家,絮絮叨叨地講個不停,而且每次開會都要重複重點學生的同樣問題,有個別教師譏之曰“從猿到人講起”。在這種武威普通話的伴奏下,有時候讓我係的個別教師昏昏欲睡,甚至進入夢鄉,他總會及時地提醒。每逢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看見下午的陽光透進窗戶的玻璃照著辦公室的北邊的牆壁上,陽光下空氣裏漂浮著的灰塵和香煙的煙霧都清晰可辨,我們每個人木然地正襟危坐,習慣地聽著他的嘮叨,看著日影的慢慢移動,直至消失,我們真佩服他的話多。

正是由於他和各位專業課老師的這種不懈努力,漢語係2年級2個班級的同學在全省師專之間進行的專業課統考時名列前茅。他很得意,時常掛在嘴邊,名之曰“我們的學生低分進高分出”。後來覺得不妥,修正為“我們的學生低分進合格出”。他說,我們的學生打破了入學成績和專業成績成正相關的定論,至少是在合作師專漢語係。

為了提高學生的從教技能他親自抓學生的毛筆字、鋼筆字,每周定期收閱學生的習作。我們私下裏佩服他的這種一絲不苟的工作熱情。

在歡送他光榮退休的晚會上,我們回想起他為本係的發展嘔心瀝血、辛勤工作的一幕幕情景,我們感慨萬千。我們真該感謝他,那天晚上同事們給他不停地敬酒,濁酒幾杯泯恩仇,道別和祝福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此後,我一直沒有見過他,直到在送別梁老師的午餐宴上(甘肅方言叫吃喪飯),我們坐在了一起。宴席雖然很豐盛,我們的目的不是下箸而是有著說不完的話。他感慨梁老師不平凡的人生經曆,同時他又說一個人應當寫好四篇文章,即健康、婚姻、事業、子女的教育,任何一項不及格都會影響人生的總分。他說自己這輩子很後悔沒有把兒子調動的事情辦好,已至於兒子放浪形骸,頹廢喪誌,因酒喪生。他關心係裏的教學和管理情況,也打聽一些同事們的近況,並且讓我們代問他們好。回到學校後,我寫了一首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