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初期,外界已經步入網絡快車年代,但學校不通網絡,處在一個“世外桃源”、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沒有網絡,信息不靈,不論是備課還是寫論文都很吃力。後來學校想方設法,克服重重困難,通上了網絡。通上網之後,教學和科研如虎添翼,生活中也增添了許多樂趣。發郵件、查資料、QQ聊天、玩遊戲,我忙得不亦樂乎。閉塞的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得到了彌補,和內地的差距也逐漸縮小。我在信息高速路上狂奔,在知識的海洋裏擊水。如沐春風,如沐春雨,如沐春日,我陶醉在其中了。
記得是一個初冬的傍晚,家裏來了幾位客人。學校領導帶領著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來我家走訪,這是我家第一次接待學校領導。我們探討了外語係學科建設和師資力量等方麵的問題,理清了今後發展的思路。學校領導表示,要大力支持外語係的發展,切實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困難。這使我信心百倍,豪情萬丈。臨行前,校領導還和我噓寒問暖,拉拉家常,詢問我工作上和家裏有什麼困難。送他們出來,這才發現漫天大雪飛舞。這雨夾雪是十分寒冷的,大家都沒有帶傘,冒著風雪離去。我靜靜地佇立在風雪中,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茫茫的風雪中。我的眼眶濕潤了,分不清是融化了的雪花還是淚水。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冬天裏也有春天。
作者簡介:喬令先,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外語係主任,副教授。
升本改建二三事
王緯
一次研討會
2006年11月15日學校在藝術樓舞蹈廳召開“合作民族師專改革與發展研討會”,新任校長張俊宗做了主題講話,對當時我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做了具體分析,從辦學規模、基本建設、師資隊伍、圖書資料、儀器設備等方麵與升本的基本條件做了分析對比。按照當時的條件,我們的差距很大,大家的信心並不是很足。同時認識到如果抓不住2008年教育部對西部片升本評估的這個時間機遇,我校的升本還得推遲5年多的時間,學校的發展和前途會受到很大製約。如果要在2008年申報,硬件和軟件兩方麵的差距都較大,困難重重,學校處在兩難的境地。在張俊宗校長的啟發下,這次會議大家達成了合作民族師專要在2008年申報改建本科院校的共識,學校黨委在廣泛征求意見後做出了啟動升本改建的決策。也正是通過這一次會議,拉開了我校升本改建的序幕,進入了全麵負重爬坡的第二次艱難創業階段,到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高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專家的評審通過,曆時780天,合師人又打了一次硬仗。
難以忘卻的幾件事
2008年5月29日,甘肅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對我校升本改建進行考察評估,晚上學校在香巴拉酒店設便宴接待專家並繼續與專家交流,這個晚上有一個校辦年輕人始終站在餐廳的門口,他的工作是負責引導專家方便,裏外聯絡,保證宴會的有序,他沒有入席,沒有露麵,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當時的存在,但他工作的熱情、細致、周到,也給專家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正是這樣無數個細節折射出廣大師生默默無聞,勇於奉獻的品德。
2008年6月間,升本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升本辦的一班人每天都在修改完善材料,晚上加班是經常的事,有一天晚上修改完幾個材料後已經是臨晨5點多,有一位同誌家住在合作市區,這個時候也不會有公交或出租車,回不了家,隻好在辦公室呆著,因為早上還得按時上班。不幸的是當他爬在辦公桌上一覺醒來後,由於疲勞過度,加之辦公室陰冷潮濕,導致中風,麵部肌肉扭曲,神經麻木。經過短暫治療疾病稍有好轉後,他又衝鋒在升本改建的最前沿,這件事情鮮為人知。在升本成功後升本辦當然早就成為曆史,但現在回想起來我心裏有點不是滋味,或許這就是合師人為了升本的夢,表現出的那種“缺氧不缺精神”的那種“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