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有個年輕人哭泣不止地來到佛陀麵前。佛陀問他:“年輕人,怎麼回事?”
他說:“我父親昨天去世了!”
佛陀說:“那能怎麼辦呢?如果他已經去世了,哭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
年輕人說:“是的,這我明白,哭並不能使我父親再活過來,但我想求您為我死去的父親做一件事。”
佛陀說:“哦?我能為你死去的父親做什麼呢?”
年輕人說:“請想想辦法吧!您這麼有能力,一定辦得到的!您看,那些資曆尚淺的巫師、術士都會為死者舉行某些儀式。隻要在人間舉行某些儀式,通往天堂之門就會打開,死者便可以進入。佛陀啊!您這麼厲害,如果您為我死去的父親作法,他一定可以獲得通往天堂的許可證的!拜托您幫幫忙吧!”
這個可憐的家夥傷心欲絕,聽不進合理的話。佛陀決定用其他方法讓他明白。佛陀說:“好吧!你去市場買兩隻壺。”
年輕人很高興,心想佛陀答應替他父親舉行儀式了。他跑到市場買了兩隻壺回來。
佛陀說:“很好,把一隻壺裝滿奶油。”年輕人照做了。
“另一隻壺裝滿小石頭。”他也照做了。
“現在把壺口都封住。”他按要求封好了。
“現在把它們丟到池塘裏去。”年輕人也照做了,兩隻壺都沉到水底了。
佛陀又說:“現在去拿根大木棒來,敲破這兩隻壺。”年輕人很高興,心想佛陀正為他的父親舉行非常莊嚴的儀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習俗,人死後,他的兒子就把屍體帶到火葬場,放在柴堆上點火燃燒。當屍體燒到一半時,兒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頭顱。根據古老的信仰,隻要在人間敲開死者頭顱,通往天堂之門也就打開了。所以年輕人心想:“昨天父親已被燒成灰了,現在佛陀用敲破泥壺來作為象征。”他很滿意這種儀式。
年輕人聽從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兩隻壺。其中一隻壺的奶油立刻浮上來,漂浮在水麵上;另一隻壺的小石頭散了出來,沉在水底。然後佛陀說:“好了,年輕人,我所能做的就是這樣了!現在你把那些巫師、術士通通請來唱頌祈禱:‘哦!石頭浮上來,浮上來!哦!奶油沉下去,沉下去!’讓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喔!您在開玩笑吧,這怎麼可能呢?石頭比水重,隻會沉到水底,不會浮上來,這是自然的法則;而奶油比水輕,隻會浮在水麵上,不會沉下去,這也是自然法則呀。”
佛陀說:“年輕人,你對自然的法則了解不少,但你尚未體驗這個自然法則。如果你父親一生的所作所為都像石頭一樣重,那他必定會往下沉(墮入惡道),誰能讓他上升呢?如果他的所作所為都像奶油一樣輕,他必定會上升(進入善道),誰能拉他下去呢?”
∵道破禪機∴
順 其 自 然
我們在工作中要懂得順其自然,你的工作表現夠突出,你自然會得到重用、升職加薪;你的工作表現如果像故事裏的“石頭”一樣,那你自然就會“下沉”。這是職場裏的一條大準則。
在一個河堤的樹叢裏,有三條毛毛蟲,它們是經過長途跋涉,才到達此地的。
現在它們準備過河,到一個開滿鮮花的地方去。
一個說:“我們必須找到橋,然後從橋上爬過去。”
一個說:“在這荒郊野外,哪裏有橋?我們還是各造一船,從水上漂過去。”
一個說:“我們走了那麼多的路,已經疲憊不堪了,現在應該靜下來休息兩天。”
另外兩個很詫異。他們不同意第三條毛毛蟲的做法。
於是,一個開始去爬樹,它準備折一片樹葉做船;另一個爬上河堤的一條小路,它要去尋找一座可以過河的橋。
剩下的一個覺得累得再也無法堅持了,它爬上了最高的一棵樹,找了片葉子,舒舒服服地躺了下來。河裏的流水聲如同音樂一般美妙,樹葉在微微的風兒的吹拂下,像嬰兒的搖籃那樣適合做夢,它很快進入了夢境。一覺醒來,它發現自己居然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它扇動著輕盈的翅膀,輕而易舉地就飛過了河。此時,那裏的花兒開得正豔麗,每個花苞都有最香甜的蜜。而它飛遍了所有的角落,也沒有找到它的兩個夥伴。原來它的一個夥伴累死在路上,另一個夥伴淹沒在河水中……
讀完故事,也許你會認為“懶惰”的第三條毛毛蟲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其實這樣的想法不完全正確,試想一下,如果第一、二條毛毛蟲知道了自然法則——毛毛蟲會變成蝴蝶,以逸待勞是否比累死、淹死更好呢?
我們在工作中勤奮努力、踏實上進是有必要的,但也不用機關算盡地渴盼升職加薪,因為如果你的工作表現、為人處事足夠好,從“毛毛蟲”蛻變成“蝴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隻需要耐心地等待這個時刻的到來便已足夠。
∵禪林清音∴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