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巫王的怒火(1 / 2)

琮王的消息到得快,尺把厚的青龍石,生生被祝一掌劈斷。

巫王祝喜怒無常,多年如此,卻從未像這般怒形於色。

晶藍的眼珠充血,猶如巫歧主神末裔的暗瞳。群臣既驚又危,不敢多言半句。

“念歸遠老賊,私藏太子及部眾多年,妄自幹涉巫歧內務。他既存心討死,本王便給他個痛快!”

琮王當堂請命,義不容辭:“臣願為前鋒,代王征伐。”

“本王要親自迎回太子。即日起,全族備戰。琮王,你即刻與咄落部阿步真將軍,點兵十萬,明日隨本王出征!”

好一個雷厲風行的巫王!好一個鐵血手段的巫王!

巫歧人本是天生的戰鬥民族,人人有傲骨,人人有忠勇。

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骨子裏流淌著的,是愛好和平的血液。他們強,卻不恃強淩弱;他們可戰,卻不輕起戰火。

祝是有史以來,最具武力的巫王,他用絕對的力量安定部族,也用它保護一族平安。

作為人,他有許多缺點;可作為王,他無愧於人民。

如今,巫歧的王要為了巫歧的人民而戰,沒人會反對,他們獻上全部的熱情來支持,他們願意用自己的鮮血甚至是生命,來為巫王的勝績添一抹亮色。

為王而戰,是他們的榮耀;為王而死,是他們生命最高尚的注腳。

十萬巫歧軍隊氣勢洶洶地開出燕脂山,而後以不可思議的部署與速度化整為零。最後有如神兵天降般陳兵於金門東側蒲李高原。

行動的快速與嚴密,令人瞠目。

僅憑亮相,巫歧人就震驚了自詡高妙的一眾仙門。

這似乎傳達了一個信號,他們腳下的這片大陸,若是巫歧願意,襲卷四海,包舉宇內,收入囊中,有何不可?

震驚過後,又是疑惑:巫歧人從不擅出燕脂山,此次卻一反常理聲勢浩大的出現,意欲為何?

說到底,當公理與強權並不同時存在時,強權即公理。

祝比誰都明白這一點,他知道自己手中握著多大的權力,並且在此以前,從未擅用過。不過這回,他一定要這樣辦,這不見得是最好的辦法,卻一定是最快最有用的。

禮若在念歸遠手中,他便打得念歸遠乖乖交人保命;禮若不在,便為這些年禮受的鉗製委曲與恥辱報仇。

這是他放在心尖,連重話都不舍得說一句的人,憑什麼讓外人糟踐!

當目標變得明確,他便不在意代價,更別提什麼後果!

大軍擺開,嚴陣以待,戰書由祝親手所寫。簡單直接的一排字:巫歧全族恭迎太子殿下。

言下之意,太子平安,剛金門平安;太子有恙,則金門殉葬!

即便隻是寫著太子兩字的紙條,祝也沒舍得明著放下狠話。這個男人,溫柔到骨子裏。

“取箭來!”祝對著手下大將道。

這份寫著太子字樣的戰書,祝沒有假手他人。他就站在蒲李高原之上,挽弓搭劍,羽箭破空,一往無前直奔百裏以外的金門正殿去。

這是巫歧的宣戰,高高在上的高傲,目空一切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