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媽媽不以為然,“王妃千萬別小看了二姑奶奶,奴婢前去時,二姑奶奶也已府裏日子艱難為由,裁了趙氏的心腹陪嫁。這趙氏哪裏肯依,二姑奶奶便說若不是因為娶你,王府何至於走到今天這地步,誰知這趙氏卻反唇相譏,說若不是二姑奶奶生不出子兒,她又如何進得門,直把二姑奶奶給氣得……”
如情乍舌,“這趙氏,可真夠潑辣了。”
周媽媽點頭,“可不是,沒理也要攪出三分理。奴婢聽人講,當初原是豫郡王爺才納的小妾生了庶子,寵得像什麼似的,豫郡王妃生怕自己地位不保,這才想著與娘家堂兄聯煙,趙氏心中也有些想頭,這才應了下來,卻提出了一大堆苛刻的條件,豫郡王妃都一股腦的應承,如今出了事,後悔都來不及了。”
如情輕笑,不無譏諷道:“可她總歸是婆婆,婆婆縱然有千般不是,為人媳婦的,不也得受著。”
周媽媽長長一歎,“可不是,二姑奶奶縱然有委屈,哪裏敢指責婆母?所以隻能把氣發在趙氏身上,可這趙氏也不是省油的燈呀。”頓了下,周媽媽又笑道:“不過王妃放心,二姑奶奶似乎變了個人似的,雖然趙氏指責她生不出子兒,可二姑奶奶並未動怒,隻是笑著說,‘說起這個,還真多虧了我娘家,在咱家遭難的當頭拉了一把。這無子嘛,也好辦,放眼大慶朝,生不出兒子的嫡妻主母多了去,難不成就要因生不出孩子就尋死覓活,這也太強人所難了。不過現下我已有子有女,豫郡王府也有了正經的血脈,就不勞煩妹妹辛苦了。’”。
如情仔細琢磨了下,雙眼發亮,“二姐姐,當真這麼說?”
周媽媽點頭,“是呀,還是當著豫郡王妃的麵呢。”
如情思慮了片刻,突然笑了起來,“二姐姐似乎真的想通了。”懂得紆回而戰,而不是使嘴皮子功夫呈一時之快卻惹人反感厭惡。
站在豫郡王妃的立場,自己作主給兒子娶側妃使大家遭難,所幸靠嫡媳婦的娘家拉了一把,於情於理都得感謝如善,相較之下,如善生不出兒子的缺點又算得啥?
站在趙氏的立場,如善生出不兒子就得乖乖讓位,可架不住人家娘家強大呀。於情於理,她都得夾著尾巴做人。尤其如善的嫡兄方知禮如今任吏部侍郎,雖與在外頭任從三品布政使司的父親同一級別,可京官權利大,父兄的前程掌握在人家兄長手中,哪裏敢造次。
如善這番話說得合情合情,不動聲色打擊了趙氏的囂張,又自抬了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