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商人沒有死於幹渴,沒有死於體力不支,沒有死於沙漠裏的風暴和野獸的襲擊,更沒有死於內部爭鬥,他死於自己的意誌,死於自己的半途而廢。
成功與失敗的差距往往隻有一步之遙,隻要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勝利便在眼前。但是,許多人正是因為在前麵的博鬥中已經筋疲力盡,在最後的關頭,即使遇到一個微小的困難或障礙都可能放棄,最終功虧一簣。
父母應該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堅強的個性,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堅強地朝自己的目標走下去。
1、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
著名科學家居裏夫人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把大女兒帶到戰爭前線救護傷員,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1918年,她又要兩個女兒留在正遭到德軍炮擊的巴黎,並告訴孩子,在轟炸的時候不要躲到地窖裏去發抖。這種把孩子當成強者的態度使她的孩子們成為了堅強的人。
想讓孩子堅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來看待。隻有讓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雙腿才會強壯,他的意誌才會堅定。
2、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有的家長認為在生活方麵多替孩子服務,讓孩子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會有好處。其實不然,生活上的依賴會幹擾、阻礙學習上自強精神的形成,也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長必須改變對孩子包辦代替的態度,多給孩子自主機會。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凡是應該孩子自己做的,家長就不要越俎代庖。家長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你能幹的,我絕不替你幹;你不會幹的,我教你幹;你讓我幹的,我要考慮該不該幹。
3、培養孩子的信心。
培養孩子的信心,使孩子了解並發揮自己的長處。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就更需要時間來體驗挫折,享受成功,進而認識自己。家長應當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大膽嚐試,並允許他在嚐試中犯錯誤來獲得經驗。
家長在鼓勵孩子大膽嚐試的時候要注意,把焦點放在嚐試的過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上,不要過分強求一個完美的結果。父母要經常表揚孩子,讓他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這樣,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就不會一蹶不振,輕易放棄了。
4、教會孩子正確看待失敗。
教會孩子正確看待失敗,找出失敗的原因,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教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抓住問題的關鍵。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不少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無法控製的情況。因此,家長除了教孩子正確分析和理解造成失敗的原因及大膽嚐試不怕失敗以外,也要幫孩子做應付困境的心理準備。比如,孩子大一些以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看看其中是否也包含了一些有益的因素,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美國著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擁有1093項專利,平均每兩個星期就申報一次發明專利。愛迪生從小便飽受生活的磨煉,八歲時自己種菜,挑到街上去賣;後來到城市和火車上賣食品及報紙。這種早期的艱苦經曆,磨煉了他的堅強意誌,使他受益終生。愛迪生一生熱衷於發明創造,特別是畢生從事發明的“敬業精神”,使他成功地進行了2000多次發明,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經常廢寢忘食地閱讀各種科技書籍,並不斷地進行實驗。僅以實驗蓄電池為例,他失敗了10296次,然而他並不氣餒,終於在第10297次試驗中取得了成功。
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意誌品質,將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培養孩子良好的意誌品質需要在父母的指導下,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才行。作為父母,則必須掌握鍛煉孩子意誌力的基本原則,才能給孩子做出科學的指導。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讓孩子養成有始有終的習慣對於增強意誌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小的時候,無論玩耍、看兒童書,還是學習、做事,父母都要要求他有始有終,並逐漸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