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能創新才能充分發揮領導力(3)(2 / 3)

家長應盡量發掘孩子進行活動的想象功能,促進想象能力。具體來說,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1、讓孩子多積累詞彙。

想象以形象形式為主,但離不開語言材料,特別是需要用口頭語言或書麵語言將想象的內容表述出來時,語言材料起重要作用。詞彙量大的孩子往往能夠很順利地把一件事情表述出來,而詞彙量貧乏的孩子則常常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表述而中斷想象。因此,要讓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積累。

為此,父母可以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書籍,如童話、科幻、神話、寓言故事等。父母也可以讓孩子準備一個摘抄本,用來記錄文學名句、名段,隨時把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在空餘的時間多翻閱摘抄本,來鞏固這些詞彙。這樣,孩子的詞彙量在不知不覺中就增多了,從而促進了想象力的發展。

2、豐富孩子對表象的儲存。

表象是想象的基礎材料,誰頭腦中的表象積累得多,誰就有更多的進行想象的資源。家長平時要指導孩子多觀察、多記憶形象具體的東西。去博物館、去郊遊、去動植物園、去參與各種公益活動、走親訪友等,都可以記住許許多多的表象。為了記得多、記得準、記得牢,可以讓孩子用語言描述,或者家長與孩子相互描述。家長可以通過寫日記,把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再現出來。

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形象化的東西特別多,讓孩子有意識地留心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於增加表象的積累。

3、用繪畫啟發孩子的想象力。

圖像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各種圖畫,並鼓勵孩子試著以此為基礎畫出來。

繪畫最易誘發兒童的想象力,也是最為兒童所喜歡的一種形象表現形式。孩子雖然畫技不高,但卻能表達其思維活動過程。對兒童的畫,不要隻追求畫得多麼“像”,而應鼓勵他“想”得越多越好。如在紙上畫出許多圓,讓孩子按自己的想象添加內容,看圓能“變”成什麼?孩子可能會從單一的一個太陽、一塊餅幹、一個頭像、一朵花、一個皮球……想到用圓組合出熊貓、一束氣球、一群小雞、一堆鵝卵石、天上的星球等等情節畫。另外,還可播放不同情緒的音樂,讓兒童根據音樂的表現畫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對孩子的畫,家長不要先做鑒賞家,而要先做想象力的評論家,不要著眼於孩子能否成為一個畫家,而要先看孩子的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4、鼓勵孩子編故事、猜謎語。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編故事、猜謎語不僅有利於發展孩子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而且還能讓孩子體驗到一種積極的情感。美國著名兒童智力發展研究專家簡·海麗認為,鼓勵孩子編故事不僅是一種語言訓練,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孩子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與推理能力,得出出乎意料的結論。

故事作為一種形象的語言藝術,深受兒童喜愛,兒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詞語的描繪,聯想到相應的形象與活動。為發展兒童的創造想象,講故事時,要注意訓練兒童續編故事結尾,問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他怎麼樣了?……引導孩子展開想象,從多角度續編。

德國詩人歌德幼年時,母親就常常給他講故事。講到最驚險處就停住了,以後的情節讓歌德自己去想象。幼年時的歌德為此做過多種設想。有時他和媽媽一同談論故事情節,然後再等待著第二天故事情節的“公布”。第二天,母親在講故事前,先讓歌德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設想的,然後再把故事情節講出來。這樣,歌德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得到發展,這也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用遊戲啟發孩子的想象力。

遊戲對兒童來講,就如同成人的工作、學習一樣,是發展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活動。孩子在遊戲中模仿成人的多種活動,憑借想象扮演多種角色,表現多種生活情境,自己動手解決遊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例如,用積木搭娃娃床,用杯子當鍋給娃娃做飯,用圓環做方向盤開汽車,用紙撕成條做麵條等;還與小夥伴共同商議分配角色、安排活動。當孩子在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遊戲的情節也具體化了,孩子的創造力也隨之得到了發展。

猶太人家庭中最常玩的遊戲就是讓孩子揀圓豆。方法是把綠豆、黃豆或其他圓形的、體積小的、顏色不同的物體混合放在一個盤子裏。再準備四五個不同顏色的小碗,讓孩子從盤子裏取出豆子或其他物體,並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入不同顏色的小碗裏,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通過辨別顏色、形狀和大小來激發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