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音音沒有什麼宏偉的計劃,隻是打算摻和一下鏢局的工作。
他五叔上京跟著鏢局走,所以大家放心!
她父母從京城回來,還是跟鏢局一路走。
既然鏢局這麼方便,那融合一下郵局的業務應當很順當。
最主要是她們以後可能常常南北來回奔波。
人與貨物都需要安全保障!
沈家在吳縣業務延伸的很廣,那就多投資一份到鏢局,順便增加一點快遞業務。
沈父看了女兒的計劃書,聽了女兒的想法,覺得也可行。
隻是聽說女兒要讓鏢局來做遞鋪的活,覺得有些難。鏢局走鏢一次,隻送一份信件或者一些小物件,浪費人力物力。
但最後還是被沈音音說動,打算去找順風鏢局談談。
沈音音其實早前的計劃書上還列了很多想要實施的計劃,但自打聽瑛娘說有人打聽她之後,就決定暫時低調,以後有什麼想法都讓父親出麵去操作。
自己做個低調的,安享富貴的沈家大小姐。
槍打出頭鳥,她可不想被壞人給綁架了。畢竟十幾歲的小姑娘,手無縛雞之力,她能怎麼辦,她隻能偷偷搞事業!
順風鏢局的事沈父找來了自家的五弟,最終以財力融入,爭取了半個鏢局的掌控權。
鏢局靠著這些錢招兵買馬,沈家靠著這個方便,把自家業務的運輸全權交托。
至於沈音音的計劃,執行起來沒有那麼快,隻是總鏢頭在沈父的引薦下拜見了縣內幾位大戶,私下簽訂了一些走貨文書。
具體內容,外人不曾得知。
*
幾日後,進京一事再次提上日程。
沈家大房因沈母有孕,所以今年是不會進京了。
沈老夫人本也想等著長媳生產之後,再議進京一事,但想到謝家那邊都已經預備妥帖,三房也早早就做好了進京準備,且京中房產也需要有人去看管打理便同意分批出發。
最後,沈二爺與三少爺沈成昌,隨沈三爺一家共同陪同老夫人進京。
待安頓妥帖,沈二爺再回來。
老太太若是適應京中氣候,便待來年家中添丁進口後再舉家北上,若老人家不適應,那以後便夏往南來,冬往北。
兩處皆可落腳。
沈家商量的結果眾人都滿意,唯一的不滿來自謝家——
謝靈芸聽說音音不能同自己一同進京,便央求母親帶她一同來求自己的外祖母,各種好話說盡,想讓音音與她們一起走。
甚至最後說京城書院更好,且還設有女學,叫音音與逸兒一同進京,又能讀書,又能承歡膝下,她全是為了外祖母著想呢!
最能打動老夫人的,恰恰是謝靈芸的最後一句!
她舍不得兒子孫子們,尤其小孫子沈城逸。雖知道用不了多久會見到,但每日見慣了,突然要隔一年才能見到,不知道會想成什麼樣?
若是自己開口說把小孫子帶在身邊,怕長媳不高興,弄的她們母子分離也是不好。
如今外孫女兒童言無忌的說出來,她也借著著玩笑話,搭了個話:
“這事我可做不得主,你得先問過你大舅舅,孩子們在哪讀書,也得是你舅父舅母說了算。”
謝靈芸一聽像是有戲的樣子,趕緊去看陪坐一旁的舅父,又一臉殷切的望著沈音音。
沈父笑嗬嗬的開口:
“音音與逸兒都很是頑皮,帶在母親身邊,隻怕母親要操心,若母親不嫌他們兩個吵鬧,那便隨母親一同去也行,呆不住了,便同二弟一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