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州禪師與和尚在庭院裏讀經,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地撿起來,放在口袋裏,旁邊的和尚就說:“禪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不以為然地說:“話不能這樣講,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份幹淨啊!”
和尚又說:“禪師,落葉那麼多,您前麵撿,它後麵又落下來,您怎麼撿得完呢?”
鼎州禪師邊撿邊說:“落葉不光是在地麵上,落葉也在我們心上,我撿我心上的落葉,終有撿完的時候。”
和尚聽了之後,終於明白了禪者的真正生活是什麼。
鼎州禪師撿落葉,不如說是撿心裏的妄想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葉不去管它,心裏的落葉撿一片少一片。外麵的塵垢要用掃把去掃,心內汙穢要用禪思撿走。
寒冬臘月,滴水和尚去天龍寺拜見儀山禪師。外麵下著很大的雪,可是儀山禪師卻不讓他進門。那個和尚就在門外一直跪著,這一跪就是三天。
儀山的弟子看他可憐,紛紛為他求情,可是儀山說:“我這裏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沒有住處的人!”弟子們沒有辦法,隻好紛紛走開。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那個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開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來,但他依然跪在那裏,雷打不動。儀山命令弟子:“誰也不準開門,否則就將他逐出門外!”
七天過後,那個和尚支撐不住,倒了下去。儀山出來試了一下他的鼻息,尚且有一絲呼吸,於是便下令將他扶了進去。滴水終於進了儀山門下參學。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儀山禪師問道:“無字與般若有什麼分別?”
話剛說完,儀山一拳打過來,大吼:“這個問題豈是你能問的?滾出去!”
滴水被儀山的拳頭打得頭暈目眩,耳朵裏隻有儀山的吼聲,忽然間,滴水想通了:有與無都是自己的膚淺意識,你看我有,我看我無。
還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紙擦鼻涕的時候,被儀山看到了,他大聲喝道:“你的鼻子比別人的血汗珍貴?你這不是在糟蹋白紙嗎?”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難以忍受儀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說:“人間有三種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師門的影響力,發揚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賞家師的慈悲,步步追隨;上等僧在師父的錘煉下可以日益強壯,最終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一樹春風有兩枝,
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
一片西飛一片東。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