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我們內心充滿快樂,我們就會感到輕鬆、愉快。倘若內心背負包裹,壓力重重,卻想尋找快樂,那就非常困難。
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裏鋤草,迎麵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隻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
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我們的心靈需要時時清理一下,播種下快樂的種子,我們就能收獲一個愉快的人生。
金色的秋天,稻穀成熟,田野一片豐收景象,農人聚集起來慶祝好年成,大地洋溢著一片歡樂。
佛陀來到農莊,許多人都恭敬地供養他。隻有一個生性固執的農人,十分生氣,他大怒:“我們平時勤力耕種,才有今天的收獲,你為什麼不學我們呢?”
“長者!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氣地回答。
可是,農人追問:“你是農夫嗎?你的牛、種子和田地在哪裏啊?”
佛陀說:“眾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種子,精進是我的犁牛。”
佛陀向他解釋說:“我在眾生的心地撒下八正道的種子。我勤力耕耘他們的心地,使他們拔除煩惱,得到安樂。”
農人聽了,明白過來,立刻懺悔,把上好的奶飯供養佛陀。他說:“佛陀,請接受我的供養吧!你已經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種子,我將有幸福的收獲。”
農人種地好比是物質生活,而我們每天的生活也離不開精神生活,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認真地耕耘自己的心靈田地,而學習禪理無疑是一個好辦法。
鼠搖岑寂聲隨起,
鴉矯荒寒影對翻。
當此不知誰主客,
道人忘我我忘言。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