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你從哪裏來(1 / 1)

人事煩雜,常常讓人痛苦不堪,而禪者的高人之處就在於他們主張超越一切,隻有學會超越,才能將其置之度外,不為外界凡塵之事所煩擾。

神會禪師前去拜見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問他:“你從哪裏來?”

神會答道:“沒從哪裏來。”

慧能大師問:“為什麼不回去?”

神會答:“沒有來,談什麼回去?”

“你把生命帶來了嗎?”

神會答:“帶來了。”

“既有生命,應該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會答:“隻有肉身來來去去,沒有靈魂往往返返!”

慧能大師拾起禪杖,打了他一下。

神會毫不躲避,隻是高聲問:“和尚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慧能大師又杖打了他三下,才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感覺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麼意義?”

神會答:“隻有俗人才會因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頭和石頭是不會感覺到痛的。”

“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的。見與不見,又有什麼關係?痛與不痛,又能怎樣?無法擺脫軀殼的束縛,還談什麼生命的本源?”

慧能大師又說:“問路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還用問嗎?你生命的本源隻有自己能夠看到,因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來問我有沒有看見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問我見或不見?”

神會默默地禮拜合十。

原來,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因為,對於人來說,身外的一切都是多餘的。

洞山禪師感覺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了。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連朝廷也派人急忙趕來。

洞山禪師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淨蓮般的微笑。他看著滿院的僧眾,大聲說:“我在世間沾了一點閑名,如今軀殼即將散壞,閑名也該去除。你們之中有誰能夠替我除去閑名?”

殿前一片寂靜,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院子裏隻有沉靜。

忽然,一個前幾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禪師麵前,恭敬地頂禮之後,高聲說道:“請問和尚法號是什麼?”

話剛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來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聲斥責小沙彌目無尊長,對禪師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彌無知,院子裏鬧哄哄的。

洞山禪師聽了小和尚的問話,大聲笑著說:“好啊!現在我沒有閑名了,還是小和尚聰明呀!”於是坐下來閉目合十,就此離去。

小和尚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他看著師父的身體,慶幸在師父圓寂之前,自己還能替師父除去閑名。

過了一會兒,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圍的人圍了起來,他們責問道:“真是豈有此理!連洞山禪師的法號都不知道,你到這裏來幹什麼?”

小和尚看著周圍的人,無可奈何地說:“他是我的師父,他的法號我豈能不知?”

“那你為什麼要那樣問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樣做就是為了除去師父的閑名!”

有多少人為了名利終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棄名利的人又有幾個呢!在你麵對各種誘惑之時,又如何能夠超越?

三十年來海上遊,

水清魚現不吞鉤。

釣竿砍盡重栽竹,

不計功程得便休。

——船子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