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新聞醜聞(3)(2 / 3)

可蕭郡在人情方麵優柔頗多,等到上手做了這件事,良心又不安寧,總覺得自己是因陶莕媛生了嫉妒,才朝呂孟莊背後放黑槍。

或許也就因為這一層不安,他表麵上盡量裝得稀鬆平常,心底裏卻時不時生出莫名其妙的擔憂和害怕。

他不相信,呂孟莊會一直無動於衷,會一直在他麵前做那個道德君子,他有心無心地想激怒呂孟莊,想看看這個男人被激怒的樣子,但直覺又反過來不停地警告他,呂孟莊一旦被激怒,也是會打黑槍的人,而且,他不下手便罷,下起手來定不會輕。

蕭郡感覺自己是在恍恍惚惚拿捏不定的狀況下編的這一組報道,但編出清樣後,報社上下一看冠的名頭,都說他高。

高在哪裏呢,一來巧妙地規避了法律風險,二來幫他們報紙把新聞陣地搶回來了。他們確實在“點穴拿地”這一回合輸了先手,但就“‘兩會’舉報事件”整個追蹤而言,終歸是由他們報紙開的頭,現在又補一手,局麵就成了二比一。

就這樣,趕著“點穴拿地”的一把火燒得正旺的時候,蕭郡的《“‘兩會’舉報事件”係列追蹤之三》,就堂而皇之地上市了。

報紙上市後,似乎一切都沒有超出蕭郡預料,從市井坊間到報紙網絡,輿論的風潮開始沿著他事先設想好的路徑蔓延擴散。

網上也有人指責蕭郡的報道,說報道立場是典型的“陰謀論”。但很顯然,絕大多數人都更為習慣這種“陰謀論”,他們更願意相信,這座城市裏,曾經的確有一個“水山計劃”,呂孟莊啟動了“水山計劃”,製造了水庫潰壩,然後他要挾政府介入災後重建,並從此牢牢控製了義田新區的土地。

人們懶得管“水山計劃”僅僅隻是一個人的口述,他們開始沿著“陰謀論”的方向發揮著更大的想象力。

蕭郡這次礙於各種考慮,不好在報道中直接提呂孟莊,但人們很快就扒了呂孟莊的祖宗三代,說既然張羅“水山計劃”的是桃星垣袍哥堂口,當時堂口袍哥大爺不就是呂開泰嗎,呂開泰是呂孟莊的爺爺呀,那“水山計劃”的啟動機關在呂孟莊手裏,簡直再合理不過了。

還有人想起來,呂孟莊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回來,他不回來,水庫好好的,怎麼後來他回市裏沒多久,西山水庫就潰壩了呢,這是巧合嗎,不是,這是呂孟莊回鄉做的大買賣呀。

也有人大約和魏小天路數一樣,一直扒到桃星垣袍哥堂口的根脈上去,順便就扒出那句“佛頭現,西山斷,青河三丈三”的謠兒來。

這一扒,問題就來了。不對呀,呂開泰當年就是借這謠兒趕跑了青河老百姓,他才從西山下來占了土地,作成他的義田,他的桃星垣也就從這兒開始發跡的,怎麼換了一朝,共產黨辛辛苦苦把土地給老百姓搶回來,呂家的孫子又借這謠兒成真,居然重新把老百姓趕去了孟莊,重新控製了義田的土地,重又坐回到首富位子上去了,這是個什麼輪回。

網上有好事的媒體,就此別出心裁,給網友編出一道調查測試題目:

對於呂家幾輩人的變遷,你的看法是:

A,呂家祖墳風水好,富貴有根,將相有種。

B,呂家人勤勞、智慧,富貴是對他們的正常回報。

C,謠兒和“水山計劃”都是呂家的陰謀,呂家靠陰謀獲得了財富。

蕭郡上網時專門留意這道題的測試情況,讓他忍俊不禁的是,幾乎沒有人選擇答案B和答案C,網友一致選擇了A。

除了輿論的種種反響,蕭郡又從側麵了解到,公安、檢察院,甚至國安的人都已經動了起來,他們開始圍繞水庫潰壩、“水山計劃”,以及院士武傳風的死,進行各種規格、不同層級的調查核查。

過了兩天,李鬆平魂不守舍地打來一個電話:“蕭記者呀,咋還把‘水山計劃’給報道出來了呢,咱們手頭不是還沒找到證據嗎?再說,你要報之前,該跟我商量一下啊。”

蕭郡問:“怎麼了,有人找你說什麼了?”

李鬆平歎著氣,吞吞吐吐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公安局又把嶽父自殺的事給翻出來,這回好像還不是咱們市裏的公安呢。唉,真是攪得死去的老人不得清靜啊,早知道這樣,不該和你說這些。”

蕭郡不想和他深說,簡單問了一下公安找他調查的情況,看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打算掛電話。

“那,蕭記者,這事你下一步還準備怎麼做呢?”李鬆平趕緊問。

“哦?下一步?”蕭郡在想怎麼應付李鬆平,“你有什麼好的想法沒有?”

“哎呀,我哪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