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天神之道(1 / 1)

龍昊天帝進入金喬聖者手中的智慧珠,終於來到了渤海歸墟之六道輪回。他仔細聆聽金喬聖者詳盡闡述關於六道輪回境界的由來後,便開始六道輪回修為之天神之道。隻見帝魂之龍昊天帝飛身踏入巨大無比的漩渦狀之無底黑洞中,恍若時光穿梭進入了另一個虛界。

所謂“天神道”,其實可以細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欲界天、色界天以及無色界天。在這其中,越是靠後的天人,他們所承受的煩惱就會越輕,而相應地,其“福報”也就越大。

“天神道”中的眾多生靈位於六道輪回的頂端,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威嚴與德行,同時還具備了超凡脫俗的神通力量。他們所處的依存環境以及自身的正果報應(即環境和身體)都遠勝於其他五道的眾生,因此具有樂享勝利和身形優越的意義。而這天神道所居住的環境又被劃分為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總共包括了二十八層天界。

欲界,它自下而上一共被分成了六層天。這一界中的生靈和人類世界差不多,都有著食欲和情欲。而欲界之中的天人,則會根據他們自身積累的福報以及行善程度的不同,被劃分到六個不同的層次裏:

第一層叫做“四大王眾天”或者“夜叉天”;

第二層則稱為“忉利天”;

第三層又叫做“善時天”,有時候人們也會叫它“時分天”或者“夜摩天”;

第四層名為“兜率天”,也可以稱作“知足天”;

第五層叫做“樂化天”,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化自在天”;

最後一層則是“他化自在天”。

一般來說,住在越高層天界的天人,他們享受的福報就會越大!不僅如此,而且隨著居住層數的上升,這些天人對於欲望的執著程度也會變得越來越低。換句話說,較低層天界的情況正是高層天界的原因所在,而高層天界則成為了較低層天界發展的結果!

色界天和無色界天所描繪的實則是小乘佛教中四禪八定的各種心境層次。正如《佛說阿那律八念經》所述:“何為四禪?摒棄欲望、邪惡以及不善之法,心懷喜悅,此乃一禪之行;舍棄惡念,專注一心,無需歡愉,此為二禪之行;歡喜止住,僅依法觀照,覺知苦樂,這是三禪之行;再者,舍棄苦樂憂喜,全然截斷,安住於清淨之中,便是四禪之行。”

要想修習這四種禪定,必須先樹立起“色身消散但我並不磨滅,色身並非真我;所有感受皆為痛苦;心念無常;一切法則均無自我;我因行善或作惡而招致善惡因果報應,從而經曆生死輪回”這樣的正見,亦可稱之為正智之心。之後在此基石上修煉內心,削減貪、嗔、癡這三大煩惱。若非如此,便難以進入靜定狀態。

在色界天之中,存在著四個重要的層次,每個層次都象征著對一種心念的斷絕。這四種心念依次是:欲望、邪惡與不善之念;覺知觀察外界塵埃的念頭;輕鬆安逸和喜悅之念;以及痛苦、快樂、憂慮和歡喜等觀念。

而無色界天同樣具有四個重大層級,每個層級皆對應著破除一種妄想。具體來說,它們分別是:包含對物質形態想象的念想、對意識感知的念想、對思維推理的念想以及超越一切想象的非想之想。

龍昊天帝先是鎮定安然地盤坐於天神道虛界中,緊閉雙眼,深深吸氣,然後緩緩吐出,仿佛要將體內的濁氣全部排空。他心裏知道,接下來的修煉將會異常艱難,可他必須全力以赴。龍昊天帝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讓身體逐漸適應這種緊張的狀態。

漸漸地,龍昊天帝也就不再關注外界的任何聲音和景象,完全沉浸在自己內心的世界裏。他感受到一股寧靜的力量從心底湧起,蔓延至全身。在這片寧靜之中,他的思緒變得清晰起來,雜念也一點點減少。

時光悄然流逝,龍昊天帝的心境愈發空靈,仿佛與整個宇宙星河、日月星辰融為一體,整個星雲星係掌握在他的手心裏。並感受到了無盡的奧秘和智慧。就在這時,一道無形的屏障出現在他麵前,那是色界天的束縛。然而,龍昊天帝毫不畏懼,他集中精神,用盡全身力氣向前衝去。

刹那間,隻聽“砰”的一聲巨響,龍昊天帝成功衝破了色界天的枷鎖!他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境界——無色界天。這裏沒有色彩、形狀和聲音,隻有一片虛無縹緲的空間。

在無色界天裏,龍昊天帝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必須破除心中所有的妄想和執念,才能真正達到無我無相的至高境界。這個過程漫長而痛苦,但龍昊天帝始終咬牙堅持著。

無數個日夜過去了,龍昊天帝的心境宛如一麵清澈透明的鏡子,能夠映照出世間萬物的本來麵目。他領悟到了天道的真諦,也明白了修行的意義所在。

最終,龍昊天帝順利通過了天神道的考驗,他的修為得到了極大提升。從此以後,他將踏上更高層次的修行之路,追求無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