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周末,學校裏的人並不多。大部分師生都放假回家了,隻有一些住校生在活動。
宋成帶著林絳先沿學校主幹道逛了一圈,隨後又去參觀教學樓。
路上,他指著旁邊一棟嶄新的教學樓介紹道:“這棟樓就是去年剛建成的,現在是高三年級在用。”
江城七中在全市都算是排得上號的重點高中,師資力量雄厚,生源條件也好,年年都能冒出不少清北生。
學生在這裏別的都好,唯一稍顯缺憾的地方就是條件相對艱苦了些。
這所學校最早是由南江書院發展而來的,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學校裏的宿舍樓教學樓普遍也是些上了年紀的老古董。雖不至於破敗,但從外觀上看,老舊是在所難免的。
林絳還記得以前讀高中時,教室裏麵沒有空調,一到夏天就熱得像個蒸籠。頭頂的幾台吊扇全天運作,吱呀吱呀轉個不停,打出的風卻幾近於無。實在熱得受不了,大家就自己去買個手持小風扇擱在桌上對著吹,等到熱意稍退才能聽得進老師的講課聲。
宋成道:“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你看樓上,每間教室都安上了空調,多媒體設備那些也是一應俱全,另外學校去年還把塑膠跑道翻新了一遍。不說有多舒適,至少滿足學生的日常所需是足夠了。”
林絳笑著調侃:“怎麼感覺學校等我們一畢業就開始修這建那,我們讀書那會兒也沒見搞這些陣仗。”
“我們的可能是內測版本吧。”宋成兩手一攤,玩笑道。
“要不要再去四合院看看?”他接著問林絳。
“那邊和以前一樣沒什麼變化。趁著現在周末不上課,我們還能去教室參觀一下。”
宋成口中的“四合院”並非現在的某種房子類型,實際上是他們以前上課的地方。
由於江城是典型的南方城市,一到雨季就陰濕多雨,夏天又格外悶熱,這邊的建築物布局也多以采光和通風為主。學校也不例外。
七中原本有四棟教學樓,全都分布在學校的西麵。四棟樓兩兩排列,中間用連廊連成一個“口”字,這才有了“四合院”的說法。
時隔多年再回到這裏,林絳都有種恍恍惚惚不真實的感覺。
宋成邊爬樓梯邊向她介紹學校這些年的變化,空曠的樓道裏傳來他斷斷續續的說話聲,間或夾雜著幾句無傷大雅的插科打諢。
林絳在一旁聽著,偶爾應和幾句,話不算多。
好在兩人是認識多年的老同學,彼此性子如何早就有過了解,氛圍也不至於尷尬冷落下來。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以前高二(1)班的教室,依舊是熟悉的三樓樓梯拐角處。
林絳看到門上的牌匾已經換成了高一(3)班,走廊牆壁上還貼著優秀學生表彰名單——紅紅火火的一張紙上印著幾張稚嫩青澀的麵孔,再配上一句激勵人心的座右銘,便能讓人感受到這些學生的意氣風發。
略略掃過兩眼,她的目光轉到教室裏麵。
不用多想,六年過去了,這間教室的布置也大變樣了。無論是教室後麵的黑板報,嶄新的桌椅,還是講台上的高考倒計時......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現在的高二(1)班搬到對麵四樓去了,你要去看看嗎?”
見她看得差不多了,宋成順勢提出下一個目的地。林絳搖了搖頭:“算了,去別的地方走走吧
四月天,春寒還沒完全消散,空氣裏帶著的些許涼意被陽光一照便沒了蹤跡。
林絳和宋成兩個人繞著學校的中心湖散步。眼下日頭正好,平靜的湖麵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淩淩的波光,像一麵透亮的水鏡。
林絳攏了攏被風吹亂的發絲,出神間就聽到身旁男人的聲音傳來 。
“你現在在哪兒工作?”
林絳:“海市。”
聞言,宋成的眉頭微微一挑:“那你現在回來是......”
林絳笑了笑,接上他的話:“剛好周末放假回家看看,明天就要回去了。”
“這樣啊......”宋成立即會意。
他頓了兩秒,突然想到什麼,扭頭對林絳說:“對了,正好你這兩天在江城,明天的同學聚會你會去的吧?”
林絳神色一怔:“同學聚會?”
“是啊。”宋成點點頭,看她一臉茫然的樣子,有些不確定地道:“你不知道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