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關於成功——做最好的自己(1)(1 / 3)

成功到底是什麼?財富、地位、權力還是自我的成就感?成功究竟給人帶來了什麼樣的體驗和滿足?

李開複說:“真正的成功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把握自己的選擇,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成功者,隻是成功的程度和領域不同而已。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每天都過得比昨天更好。

成功是每個人的困惑

成功,一個既簡單又複雜,既平實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曆史長河裏,東西方的無數先賢為了悟透成功的真諦而皓首窮經;在紛繁的現代社會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個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尋成功,但卻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到底什麼是成功?

成功究竟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滿足和體驗?21世紀的年輕人應當如何追尋成功?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經常令青年一代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有的人見到社會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獲得地位和金錢。為了達到速成的目標,他們經常在“零和競爭”中傷害他人甚至危害社會。

有的人雖然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中學時代名列前茅的感覺。在大學校園裏,麵對實力不俗的眾多優秀學子,他們茫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對自己的學業和前途喪失了信心。

有的人從小就處於被動狀態,讀書、選學校、選專業等等完全聽命於父母和老師。這些人不知道何為積極主動、何為自覺和自主,除了盲目的競爭、攀比以外,他們唯一可做的就隻有虛度光陰了。

有的人考上大學之後,突然發現,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時間驟然增多,但不知道應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控製自己。這些人常因為對自己要求不嚴或交友不慎、沉迷於網絡遊戲等不良習慣之中,最終既荒廢了學業,又耽誤了前程。

有的大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致索然,對校園生活也提不起興趣,他們明知自己不喜歡或不適合所學的專業,既沒有勇氣改變現實,也沒有胸懷接受現實。

有的大學生麵對校園裏流行的各種思潮和價值觀,如經商、創業、出國、從政等等,感覺無所適從或者人雲亦雲、朝秦暮楚,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立場和主見。

有的大學生把自己封閉在校園的圍牆之內,他們不了解社會現實,對社會實踐和就業深感恐懼,或者在求職時眼高手低,屢屢碰壁後又對自己在校園裏虛度光陰的做法自責不已。

還有許多年輕人無法處理好正常的人際關係,當自己在學習、生活或感情方麵遭受挫折的時候,就會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極端、抱憾終生。

每個青年都向往成功,每個學生都企盼成功。有時候,成功好像近在咫尺,有時候,成功又似乎遙不可及。幾年來,李開複在與中國各地大學生的麵對麵交流、與無數年輕人的網上溝通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青年一代經常會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誤區無法自拔,他們迫切需要關於成功的指導和幫助,並希望學到真正有效、切實可行的成功法則。

於是,李開複為青年一代提供最真摯的幫助和最有效的指導,他願意和廣大青年讀者一道,探索成功的奧秘、尋找通向成功的道路。但在給予他們講解具體的成功法則之前,需要先探討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話題: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一元化成功並不是成功的標準

李開複在中國工作的時候,認識了很多中國學生。其中有位來自名牌大學的同學,他成績優異,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出眾。

有一天,這個學生問李開複:“開複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樣成功。根據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這件事很過癮——尤其是在每次發放薪水時,管理者一定會有大權在握的感覺。那麼,我該怎麼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崗位呢?”

李開複問他:“你認為,成功到底是什麼呢?”

他回答說:“成功就是有財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領導、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