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難,難於上青天。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學校中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在工作時也就表現不出什麼真才實學。有些人因為懼怕而不敢在麵試時開口說話,有些人則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還有一些人則在工作中表現的眼高手低,認為自己拿到的薪酬和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完全不成正比,也就不願意虛心學習,更不能做到盡心盡責。
李開複說:“其實,我一直想這樣告訴青年朋友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夠學習到最多,而不是其他。雖然很多人在學校裏已經非常優秀,但你的第一份工作還是能給你帶來很多震撼教育:它會潛移默化影響你究竟想過上怎樣的一種人生。”
畢業後找工作應該用什麼標準
一位網友發給李開複一封電子信件,表達了自己對於工作的迷茫:
開複老師,我已經是一個大三學生了,麵臨著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在求職的過程中招聘的公司在挑選著合適的人選,我們同樣也在挑選著適合自己的職位。請問,在這個過程中我應該如何挑選一家適合自己的公司供職?
開複老師對他的回答是:“送你三句話,‘機會遠比安穩重要,事業遠比金錢重要,未來遠比今天重要’。”另外,李開複還給出了下麵幾點建議:
(1)永遠不要停止學習。在學校書本上學的和入職後從實踐中學習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你應該挑選一個入職後可以多學技術和知識的公司。打聽一下:公司是否支持員工學習,還是隻會壓榨員工的勞力?公司有沒有提供很好的培訓?千萬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有時一個職位可能沒給你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如果在這個職位上能夠學到東西,從做人做事各方麵給你補充“營養”,你就不應放棄。
(2)互聯網將改變所有行業,因此你工作的職位應該使用到和你專業有關的互聯網應用。
(3)挑一個好老板。看看你應聘公司的老板是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榜樣?他的人生態度和人品如何?
(4)最好找一個重視你的專業知識的公司。例如,如果你做金融工作,進入一個投資銀行最好;如果你是做技術工作的,進入一個技術性公司最合適。最後,你要問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興趣從事這份職業。
如何寫簡曆和申請信
求職時提交個人簡曆以及申請信的目的不是幫助公司做出最後的決策,而是讓你能通過第一輪篩選,脫穎而出。下麵是李開複對於寫簡曆的一些建議:
(1)求職簡曆應該是長度在一兩頁左右,言簡意賅,簡曆的固定格式很多書上都可查到。在簡曆中個人身份介紹部分約占1/6,其他都是與專業相關的學曆和經曆、參加過的團體、特長、成就等。
(2)請注意以下幾點(尤其在申請外企的職位時):不要寫期望的薪水;不要注明性別、年齡或婚姻狀態;不要用過於花哨的字體、顏色或格式;不要用術語;不要提太多在學校時做的不那麼重要的成就。
(3)用數字說話,少用形容詞和副詞(不紮實的經驗才需要形容詞和副詞的修飾)。
(4)寫履曆時,多用合適的動詞,例如你想從事財務方麵的工作,不妨多用“預測”、“分析”等詞;如果你想做市場,可以考慮用“促進”、“加速”等詞;如果你想做技術,多用“開發”、“發明”等詞。這些動詞可能會讓每天閱讀幾百份簡曆的人事部門的人員注意到你。
(5)不要犯任何錯誤。如果你在製作簡曆的過程中打錯了字,那麼公司可能會認為:“這個人連這麼重要的事也會犯錯,我以後怎能放心讓他做事呢?”
(6)簡曆上的每一句話都要能提出實例,不能唬人或誇張。不要有任何看起來不實的內容。如果有任何內容不真實,你的簡曆馬上會被扔到垃圾桶裏去。如果有一些內容看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是真實的,那你一定要補充說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