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大商之道】無為而治:企業家進階大商的關鍵(2)(1 / 3)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名利之心放下的時候,這個人是最有能量的,這個人做事是最有力量的。著名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很多職業人士為什麼沒有發展?為什麼沒有晉升職位?為什麼待遇不夠高?其實,他們都過度地關注了自己的工資有多少,而不關注對組織的貢獻。任何一個人如果對他所在的組織沒有貢獻,就會被組織淘汰,就會被送進組織的‘垃圾箱’。”

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任何時候持續穩定地獲得回報,隻有一個法門,那就是索取的要比貢獻的少。這樣,他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一個人索取的比貢獻的多,這個人就離“死”不遠了。這才是大智慧。

道法自然:企業家如何做到無為而治

企業家如何才能運用智慧讓企業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呢?了解人性當然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前提了。通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更努力一些,為別人不夠努力。這就是人性的真相。所以,我們必須遵循人性的這個特點來管理人、激活人。

除了了解人性之外,在企業中實行無為而治還需要什麼前提條件呢?企業家必須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最開始做企業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讓自己更富足。大多數人都是如此。這個開始並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但是,當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之後,企業家就會很快發現一個問題:隻為自己掙錢其實已經失去作為動力的意義了,自己的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思考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即如何讓員工更有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到底怎樣做才能使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呢?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當企業家解決了家族的收益問題,錢也掙得不少,生活條件大幅提高,甚至不用努力工作這輩子物質也夠用的時候,如果員工還在為每個月用幾千元錢勉強支撐家用的時候,他們會不會有動力工作?很難!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如果不能提供一套好的機製,員工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工作。如果能夠激發員工,並讓他們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時候的員工最有動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和員工本身有關。這和為什麼大部分企業家很操心自己的企業是同樣的道理。企業是企業家創辦的,和企業家息息相關。為什麼員工不操心公司的事情呢?因為公司的事情和員工無關,隻有工資和員工有關,隻有和工資掛鉤的事情才和員工有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為什麼會操心?因為和他有關!

我們要激發一個人,就要想方設法讓這件事和他有關係。這才是激發一個人的核心方法。隻有把員工激發了,企業家才能無為而治。否則,老板天天有為,員工就會天天無為。老板天天很忙,把自己給激活了,員工天天很閑。員工在無為,老板在有為,這樣公司長大不了。所以,企業家必須改變經營思維。這才是關鍵。

任何一個組織的變革,機製永遠都是最核心的。企業家把自己激活了,把自己搞得很忙,員工搞得很閑,是機製的原因。如果有好的機製,員工會更加厲害。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企業家的哪些改變能讓員工變得更有力量。

機製第一,人才第二

曾經有不少老板對我說:“張老師,等招來人才之後,我一定會給他配好機製。”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這樣的話,人才永遠進不來。有了好的機製,才會有好的人才。現實情況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後來,有很多秉持“人才第一,機製第二”的老板找到了我:“張老師,現在我這裏出了一點問題,您一定得幫我想個辦法。”我問:“什麼問題呢?”

他告訴我:“我請了一位高管到公司來,條件沒談好。 3個月之後,我突然發現他並不適合。我們兩個人的期望不一致。他對待遇的期望和我對他的期望相差太遠。現在產生矛盾了,雙方挺不愉快的。這可怎麼辦呢?”

請來了高管,磨合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合適,雙方產生矛盾,這種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企業缺乏機製的保障。機製的存在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證高管在企業內部的決策、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執行,二是保證老板對於高管的管理和監督。因此,在引進高管的時候,一定要先把機製定好。先有機製,後有人才。機製定不好,一定會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