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靈魂與意識(2 / 2)

3.瀕死的人腦內的二氧化碳比較多,這可能是因為腦血管的血液循環減弱了,而大腦組織細胞仍然在不斷地排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使大腦裏的二氧化碳濃度會超出正常水平非常多,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有一定的致幻效果,舉例說明:位於非洲喀麥隆的尼歐斯湖,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死亡湖,然而不斷發生神秘氣體所造成的死亡事件,後來證明這種神秘氣體就是湖底中岩縫滲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時產生麻醉和致幻的效果,幸存者問道的竟然是火藥味或者臭雞蛋味(因為他們看到湖麵好像爆炸或者火山噴發一樣,引導他們的思維做出了誤判!)

支持靈魂存在的觀點:

1.瀕死試驗中,大腦暫停了其所有的生理功能,神經細胞反射也隨之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靈魂的存在,人是無法產生意識的,除非所有的意識來源於以能量狀態存在的靈魂.。但對於這種想法,劉知己還是有些懷疑,如果真的支持這一點,那麼靈魂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是不需要經過肉體的。也就是說,靈魂不但可以獨立存在,還有獨立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有點難以相信)。

2.瀕死實驗的過程可以假想為靈魂準備脫離肉體的束縛,然而並未成功。它準備離開時肉體的意識消失甚至變得模糊,當它重新與肉體緊密接觸時,就會再次給肉體清晰的意識。(無法證實,僅僅是猜想)

然而,在靈魂存在與否的問題上,所有的一切都處於推斷的過程,然而科學上的解釋是無法證明其存在就是不存在,所以靈魂在科學意義上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劉知己對這一點還是表示讚同的,那麼什麼在引導和控製著人的思維?劉知己穿好衣服,拿起書架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準備看一下老馬(其時人家的姓就是馬克思)對於物質和意識的看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意識的描述如下:

對意識的定義方麵

1.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應

2.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1.物質決定意識

2.意識有主觀能動性

意識的作用:

1.能動性的認識世界

2.能動性的改造世界

熟悉馬克思的人都知道,本來他自認為自己是徹徹底底的唯物主義者,把老黑(黑格爾)的一套理論批駁的一無是處,對於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也是持批判態度,(老笛的二元論指出,心靈和物質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主體)。然而老馬的結論也是在總結前人(主要是老黑)的理論,同時老馬對於自己的那套理論也產生過懷疑,將唯物主義修改為辯證唯物主義,所以老馬還算很不錯的哲學大家。辯證唯物主義有一個劉知己不怎麼認同也有些反感的規則:在已知條件下無法判斷事情真偽時,默認為真,直到事實證明為偽為止。劉知己看到這些真覺得哲人們說話太不負責任了,老馬明明還說“懷疑一切”來著。

劉知己自己對於意識的想法如下:

1.人身體與外界進行各種物質和能量交換時,外界的物質和能量必然會對人體內各種存在的化學反應組成的宏觀部分即生理機能產生一定的作用(比如感受光和溫度)。人體的生理機能發生改變後必然會導致核心區域(比如大腦)中的一部分化學反應發生變化,產生各種不同的腦電波。這些腦電波攜帶一部分信息通過神經傳導和突觸傳作用於各種靶器官(或組織),同時一部分腦電波以刺激大腦產生各種化學物質的方法儲存記憶,這就是意識的整個過程。當然還有一部分意識來源於脊髓和神經。

2.意識的產生是無時無刻的,不僅是應對外部刺激,而且大腦內儲存信息的調用也會產生很多的意識,比如各種各樣的思考。

3.肉體不存在了,意識也就消失了。畢竟意識的產生是源於肉體中的神經組織,一但神經組織消失了,意識將無法產生

4.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都是相當複雜的感知,每一個感覺的產生都包含著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感知,神經係統(主要是大腦)對儲存記憶的調用和對比,各種靶器官和靶組織的活動,整個過程的記錄。

5.並不是隻有人才具有意識,所有生物的範疇(包括植物)都會有意識的存在。這裏所說的意識是相當宏觀的,隻要受到外界刺激時能通過化學反應分析和儲存刺激,並且能對刺激做出一定反應的生物都是有意識的。

劉知己合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把他慢慢的放在書架上,對於馬克思的一些理論,劉知己不是很讚同,但他的大多數理論還是很好的。劉知己找了件幹淨的外套穿上,感覺到肚子很餓(早飯沒吃),看了一下手機,已經快十一點了。“該吃午飯了”劉知己喊了一聲,宿舍裏沒有人反應,隨後自顧自的走出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