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的策劃,首先要胸懷全局,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就不會有辦好整件事的智慧;從長遠的角度策劃,就能籌劃好一時的事。用思考尋找到出路和新的發展方向,是一種明智的生存智慧。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隻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隻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辦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製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的製度。如何製訂這樣一個有效的辦法,是每個在當下的領導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事前的預測,也是事前策劃最重要的思考。做事之前,現在腦中盤算清楚再出手,雖不求十足的把握,但也不盲目衝動,不知底細就糊裏糊塗地行動,成功的可能就大打折扣,甚至會招來慘敗,“多算勝,少算不勝”,做事,也是一個“測”字了得。比如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幸運從不曾將你遺忘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麵,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麵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案例都源自於在事前對成功出路的思考,這一過程往往比行動實施更艱巨。朱元璋遵從“廣集糧,緩稱王”的策略而建立大明王朝;毛澤東運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來解放全中國;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的富國政策使中國崛起東方。法拉利有速度我沃爾夭就追求安全;你奔馳開得順手我寶馬就力求坐時舒暢,他們有不同的策略使這四大汽車品牌各有賣點。所以大到治國的方略,小到商品的推銷,思考方向的正確定位,謀劃對路才是成功的“開瓶器”。
何必等待,當下即可快樂
每個人都會有各個不同的生活,托爾斯泰在詮釋家庭時說: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其實是因為不同的心態造成的不同結果。這個這就是選擇正確心態,如果能做對這一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幸福就會隨之降臨。
那一個青年背著個大包裹千裏迢迢跑來見無際大師。
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與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大聲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是什麼?”
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麵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這兒來。”
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
“什麼,扛著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
“是的,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河後,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
“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這句話給人不無裨益。在無際大師的開導下,青年終於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放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等,讓自己輕裝前進。
當下人們的生活是快節奏的,在體力極度消耗的同時,還有在生活困難麵前精神的折磨。俗語說:你哭也一天笑也一天。我們為何不笑著過呢?有了困難,不要讓困難的惡魔吞食你的做事熱情,明白困難也是你行動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沒有必要在做事前熱情高漲,在困難時精神頹廢。有一個樂觀的態度,換句話說,必須關切我們的困難,但不能憂慮,保持清醒的大腦去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對困難我們是關切而不是憂慮,關切和憂慮之間的分別是什麼呢?關切的意思就是要弄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裏,然後很鎮定地采取各種方法去加以解決;而憂慮卻是發瘋似地在小圈子裏打轉。
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但處理的方法可以完全不同,成天憂心忡忡能解決問題嗎?
解決問題的辦法隻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
世界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會運用積極思維,使之成為成功的原動力;而另一些人則必須學習才會使用這種動力。可是,我們發現,每個人都能夠學會使用積極思維。”
事業或學業成功的人,往往都能夠充分地運用積極心態的力量。人人都希望成功會不期而至,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運氣或條件。就是有了這些條件或運氣,有些人也可能感覺不出來。很明顯的東西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每個人的積極心態就是他的長處,這是毫不神秘的東西。
不要讓任何不利的事實來妨礙你做出一個好的決定。不要向自己讓步,也不要輕易向對手妥協。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有一位名叫艾倫的想當公司的明星推銷員艾倫在威斯康辛州一個城市裏的某個街區推銷保險單,但卻還沒有一次成功。他自己覺得很不滿意,但當時他這種不滿是積極心態下的不滿。他想起過去讀過一些保持積極心境的法則。第二天,他在出發之前對同事講述了自己昨天的失敗,並且對他們說:“你們等著瞧吧,今天我會再次拜訪那些顧客,我會售出比你們售出總和還多的保險單。”
基於這個信念,艾倫回到那個街區,又訪問了前一天同他談過話的每個人,結果售出了66張新的事故保險單。這確實是了不起的成績,而這個成績是他當時所處的困境帶來的,因為在這之前,他曾在風雪交加的天氣裏挨家挨戶走了8個多小時而一無所獲。但艾倫能夠把這種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會感到的沮喪,變成第二天激勵自己的動力,結果如願以償。
千萬不要把事情想象得那麼糟,也許明天早晨它就會有轉機,這事兒能做!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就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樂觀主義者,認為世界是美妙的,行動也是一種享樂,那麼,結局自然會是完美的。永遠的樂觀主義,是一個力量的加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