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2)

等報喪的幾個人還沒有全部回來時,就有人來吊孝了。先是王楊氏的娘家,也就是天利的小外家,來盈叫孝子們陪著小外家叫喚;再是守堂家的王孝清,守滿家的王雨鳳和她的娃子薛虎,還有天利的舅家——老外家,天利的妹子天香和她的娃子郗恒等等。吊孝的來一哭,吃過晌午波段麵就又走了。

十六後傍黒兒,美鋒便和懷義請執事去了。才黑裏,上中下三溝的所有男執事們差不多都來了,來盈和執事長張軍安宣布了下葬時間——五月十八午時三刻,並宣讀了各執事的活兒,王家溝的執事們吃過酒和菜就又回去了。到了黑裏十點多,天利家就隻剩下了王謝氏、王楊氏、建傑、建璐和建優五個人,以及冰棺中的天利。王謝氏和王楊氏又哭了好一陣子。

十七日晌午,各執事進門,王家門裏的女人給炒了菜,下了波段麵。執事們幫忙在天利家的門外搭了棚,並擺好了拉來的十五席桌凳。後傍,傀子們來了,周興明老漢引著傀子們和幾個孝子在王家溝的上中下溝裏各走了一遍,即原上人稱的“孝子遊村”。回來後,來盈和興明老漢倆人一呼一應地看客,安堂、啟戶、迎魂、行令報鼓、腰祭、盥洗、獻飯、升靈,雖說孝子年齡不大,但卻有十來人之多,且也懂得禮儀。子時建傑為天利擀了獻湯麵,其他孝子就在天利家的廈子睡覺了。

十八早起,等三輩女孝子掃墓回來後,周興華老漢將天利從冰棺中抬出準備入殮時,王楊氏就起了聲,隨之入殮觀容中,王家人動聲大哀。王李氏仍然覺得天利和良鋒的死相是那麼得像。晌午,出靈、路祭、各孝子奏戲、起靈後安葬。

等到佳強從學校拿了二本通知書回來時,天利都過了三七。後來又到了王家溝的廟會,王謝氏聽了王馬氏的勸兒改信基督教。在王李氏拾花椒時的王家溝廟會上,佳成幫著管廟的王陳氏過了廟會並寫下了一篇隨性的記錄作文。

王家溝廟會

——王佳成

“鐺,鐺,恰恰……”一聲聲清脆的鑼鼓聲打破了這近來的無聊與煩躁。於是鄉老們禁不住誘惑來尋此生源,以感受歡樂的氣氛。

今日乃一年一度的古廟會,幾位老奶奶在廟中忙著安神,鳴炮。廟外已貼好了“福地佛香民康禾稔,祥天日朗物阜年華”的黃紙對聯,“佛光普照”的大旗已在廟周圍的各個角落被插好,老人們忙前忙後接蠟和香火。就在如此的情形之下,門外鑼鼓隊敲了起來。天空仍是那麼得煩躁,但此時的古廟外卻有絲絲微風來帶給忙碌獻功的鄉黨們以清爽,讓這些忙碌的人兒歡樂和喜悅。

前來拜佛的鄉黨陸陸續續,總不間斷,聽這裏“一張黃文……”,那裏又起了“金香爐,四角滿……”這裏一聲古罄聲,那裏又有了古鈴聲,還有那前來拜佛人的鞭炮聲等眾多已構成了一支無名又讓人甚是歡樂的曲子。因婆為廟中的主管,我應邀參與搭功的書法記錄。燒香的鄉黨出門前便會來我身旁將功德善款捐於功德箱中,然後便歡快得離去。如此天氣,廟中更是熱,但卻無空外的躁,這使得在場的每一位信徒都表現出喜悅的笑容。

夜幕降臨了,幾個村自發組織的舞隊已來到了大場中。這邊的電影也準備放幕了,都在等待更深時刻、更多觀眾前來而開始奏興表演。我和幾個青年因耐不住等待,在大場旁的體育場中玩起了籃球比賽……雖然汗流浹背,但卻喜悅萬分。後觀看跳舞表演《扭秧歌》、《逛新城》、《濟公》、《救苦救難活菩薩》等眾多舞蹈已吸引了在場觀眾的眼球,並時時傳來陣陣掌聲。而我又因無趣,擠開熙攘的人群,走出舞場,來到了古廟前。

婆和幾位忠實的看廟守管,還有一些求藥獻功的人兒已在廟外跑起了佛。他們跑佛隻求獻功於佛,而並不覺累,輕盈的步伐使得他們更加歡快。他們“8”字形的跑佛長達一炷香時間,雖然其中也有微斷,但整體還可以,因此在場觀眾也都豎起了大拇指。

鑼鼓聲又響了起來,我估計又是那村的秧歌隊到了,因此我又急忙趕去觀看新樣之景。

夜幕下,在有少許路人的村巷中,我走著,聽著耳邊的《十二月獻茶》,心中更是歡喜,不禁腳步又慢了起來。】

再下來的新學年,守金老漢的幾個孫子都升了級。

臘月初九,原上大雪那天,懷仁、懷智、張軍儒等七人回到了王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