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一信徒(1 / 2)

想讀好書,必須經常補精、補氣、補神,不然就像不少人練武,急功近利,健身不成反傷身體。這是最最根本的道理,卻也最容易被人忽視。說著簡單,但很少有勢力像養生堂那樣,從這兒入手。

真做卻也不容易,因為精氣神還有陰陽五行之分,如果陽氣補氣多了,就會陰陽失調,一樣養身不成反傷身體。陽氣補多了不過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理論上陰陽五行可演化出無數種。

若知道一起補,也不代表問題到此為止,因為還有類似混元功和小無相功的區別——以一門內功驅使兩門比較低級的武技比較容易,但以一門內功驅使三門、四門、五門越來越多的武技呢?而且這些武技越來越高級呢?可想而知,難度自然會隨之增加。

好處大的事大家都搶著做,可其中有一種很常見的特殊情況——難度大的事正好相反。

而難度大的事,一般好處也很大。

但這種事總得有開路先鋒先做。

秦朝又在做開路先鋒,這次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突破瓶頸而研發十全大補丹。

補氣丹、補元丹、補血丹、補精丹和補神丹都不過是十全大補丹的副產品。

若將十全大補丹分拆開,理該有九種丹藥。

十全不該有十種丹藥嗎?

不錯。十全確實有第十種丹藥。

第十全在哪裏?

原來第十全指的是那九種丹藥完美融合後的結果——十全大補丹。

養生堂現在看似隻推出五種招牌丹藥,實際上是推出了九種招牌丹藥,因為除補元丹外,另外四種丹藥皆有陰陽之分。既然有陰陽之分,再加上陰陽合一的那種,不是應該有十三種嗎?是的。但陰陽合一比陰陽兩種加在一起都難上不知多少,又因為陰陽兩種隻需要研製出其中一種,另外一種不想研製出來才難,所以養生堂才把陰陽兩種歸為一種。

以補氣丹為例:

如果某人是陰氣虛弱,喜寒,懼熱,卻亂吃補陽氣的丹藥,結果隻會更加地陰陽失和,良藥反而變成毒藥。

由此不難看出,藥與毒確實不分家,藥即是毒,毒即是藥。

不過,好像大部分情況都是:破壞容易建設難,害人容易救人難,藥轉化成毒容易,毒轉化成藥難。

神醫大都同時擅長毒功。

神醫在江湖上很容易名揚四海,除非萬不得已,誰都喜歡結交,而不願意得罪,憑的並不隻是高強的醫術。隻是毒術說起來不好聽,因此大家大都隻放在心裏,極少明擺著說出來得罪可能幫自己撿回一條命的人。

很少有神醫公開販賣毒藥。

更少有神醫不販賣毒藥。

養生堂主自然是公認的神醫,或者說神醫中的神醫才合適。他不但公開研究毒術,還與大宋朝合作,後來又跟丐幫合作培養毒蛇。這些動作落在大家的眼裏,起初意外比較占上風,接著越想卻越在情理之中,越加佩服他的實力。大都認為,以他的實力,早就足以超脫常規,自然自在,不被那些常規束縛,不這麼表現才不合情理,才不正常,現在反而是最正常不過的表現。

想和秦朝在毒術方麵合作的多得是,特別是黑道上,隻說快活樓就多次發出暗示。可是每次都無功而返,因此快活樓早就與秦朝結仇,隻是未撕破臉皮之前,表麵上不但不說,反而看似更友好。養生堂拒絕的遠不止快活樓,因此而得罪的也遠不止快活樓。這又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秦朝的實力越高才能理解得越深,卻也越加地無奈。

大宋官府和丐幫從合作中得了不小的好處,養生堂也從中得了好處,合作的三方都大有好處——三方一起擔著一方都可以擔的壓力,讓大家都少了壓力,少了麻煩,少得罪些人。

武功越低越有錢的人越想買些厲害的毒藥防身,就連初入江湖的秦朝都一樣,因此他完全能理解。

他身邊的人最初沒幾個能理解,現在已經沒幾個不理解——那些麻煩大都是由他身邊的人招待,想不理解太難。

隻是凡事都可能有特殊的情況出現,那趙小丫就至今仍不理解。倒不是不能,而是懶得往一樣的地方想。那一起進入養生堂的十二個丫環,趙小丫腦袋最聰明,性格最‘蠢笨’。在秦朝看來,是硬件太優秀,軟件太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