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他再次翻開了降龍二十八掌的殘篇,目光停在了‘神龍擺尾’那一頁上。
他感覺有些不對勁,卻不知哪裏不對勁。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浮現出兩招不同的‘神龍擺尾’,一招與秘笈上的相同,另一招少了些精妙的變化,多了些氣勢。不久前震開王夫人時用的正是多了些氣勢的‘神龍擺尾’,當時意在招前,以身體的自然反應為主,沒時間多想招式,事後也沒多想,直到現在才察覺到兩招‘神龍擺尾’間的細微區別。
正因為太細微,所以太難察覺。
察覺之後,秦朝循著對氣勢的感覺,不斷地對‘神龍擺尾’進行細微地調整,使這種感覺增強,直到短時間內再調整不了為止。做完之後,他完全明悟:自己今天能有此收獲,雖然有機緣巧合的因素,但那不是關鍵,主要還是精神力的功勞。如果不是精神力大大增強了自己對氣勢的感應力,自己就算知道修煉的方法,也很難做得到。
與此同時,觸類旁通,收獲眾多,一言難盡。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聰明人總是極難使出降龍二十八掌的莫大威力,反而像郭靖那種笨人比較容易修煉出超出想象的威力來?
因為郭靖那種‘笨人’更能使出與師父不差分毫的降龍十八掌,雖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威力卻不會減弱多少。而黃蓉那種‘聰明人’大都很難做到與師父不差分毫,喜歡隨機應變,不喜歡拘泥不化,能別出心裁,卻不知降龍二十八掌這類武功,講究的是以不變應萬變,以無招克有招,與打狗棒法走的路子正好相反。如此一來,丐幫也出現了和大理段氏、少林、逍遙派類似的大難關——空有震古爍今的武功,卻極少有人能完全學會,隻好拆開來各學一部分。
想記住一整篇文章難,想記住裏麵的一個字也會那麼難嗎?一個字一個字地記,遲早也能把整篇文章記住。震古爍今的武功暫時無人能學會,拆成傲視群雄的武功自然容易許多,分分合合,實乃最正常不過,最聰明不過。拆開之後是比未拆之前容易許多,但修煉降龍二十八掌再容易也容易不到哪裏去,不是像郭靖那樣碰巧湊合,就得像秦朝這樣領悟其中的奧妙。
以前秦朝誤會降龍十八掌比降龍二十八掌厲害,現在才知道降龍十八掌確實很厲害,但那是喬峰的功勞——在通往降龍二十八掌的道上再增加一條可行之路,創出‘相對容易修煉得多,威力卻沒有減小太多’的降龍十八掌。
明白了‘神龍擺尾’的正確修煉方法後,秦朝才知道降龍二十八掌不但是套掌法,還是門氣功。同時對氣功又多出一層理解,並在琅嬛玉洞寫下了《氣功新解》一書。
“氣功確實是存在。”
“嚴格地說,氣功既不是內功,也不是外功,連武功都不是。但三者間的聯係十分地緊密。內功以外功為基,氣功以內功為基,而外功自然就成為氣功的基礎之基。如果說氣功是桃子,那內功就是桃花,外功是桃樹。”
“氣功無影無形,既源自內功和外功,也能反補內功和外功,從而增強武功。”
……
有了氣功,秦朝就能將內功轉化出外功,平衡內功和外功。但那隻是理論上,實際上他才擁有一招簡略版的‘神龍擺尾’,轉化的效果十分有限。當場試驗了一下,發現確實能轉化,隻是速度慢得叫他難以忍受。可他實在不想放棄這種好處,決定在得到完整的降龍二十八掌之前,平均每天拿出十五分鍾時間修煉新的‘神龍擺尾’,以及新的降龍二十八掌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