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馬嘶陣陣驚白羽(3 / 3)

“原來閣下便是耿老將軍,在下宋恃文,久仰將軍威名,無奈緣慳一麵,不料今日在此相見,真是三生有幸。”說著向長興侯行了個大禮。這長興侯耿炳文恃文可不陌生,此人是大明開國功臣中碩果僅存之將,以善防聞名於世,曾駐防長興城十年而不破。故而國朝建立後,太祖封他長興侯,以示褒獎。

耿炳文哪敢當此大禮,他側身避過,道:“老朽是戴罪之身,當不起宋大人如此大禮。”朱棣起兵之初,齊泰推舉耿炳文北上平燕。耿炳文一到真定,便受燕軍猛攻,一敗再敗。幸而他率領殘軍退入真定城,據城而守,燕軍始終難以撼動此城,隻得撤圍北去。但此時朱允炆已聽信黃子澄主張,撤換耿炳文,以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代之,豈料大事更不可為。

耿炳文被撤後,以戴罪之身閑居京師,****祖接管應天城防,想到他的守城之才,便親臨其家請他出山,協守應天。想來那盛庸也是受了****祖之邀,前來相助一臂之力的。

恃文真心道:“耿老將軍當年為太祖皇帝鎮守長興十年,使得張士誠軍寸步難進,在下一向欽佩得緊。徐將軍得耿、盛兩位將軍相助,當真是如虎添翼。”一句話勾起了耿炳文心中舊事,老將軍臉上頗有自豪之色。盛庸卻羞愧難當。

耿炳文哈哈笑道:“小兄弟真會誇人。但燕王善戰,老朽是領教過的,隻怕這戰……”耿炳文之意甚明,他以為朱棣用兵有道,恐怕此仗勝算不大。

****祖知他意思,卻不點破,忙轉過話頭道:“盛將軍,徐某誠心正意請將軍相助,萬望莫要推辭。”原來盛庸尚在猶豫之中。

盛庸遲疑一會兒,道:“非是末將不肯相幫,隻是末將乃敗軍之將,新逢大敗,王爺不怕挫了士氣麼?”

****祖還未回答,恃文笑著插嘴道:“‘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此話原是王維《老將行》中的詩句,宋恃文引用這寥寥數字,將盛庸比擬為漢朝飛將軍李廣,說他所以會屢敗燕王之手,並非因智計不如燕軍,隻是運氣不佳而已。此話聽在盛庸耳中無比受用,先前籠在他臉上的頹喪之色登時褪個幹幹淨淨。他笑道:“下官怎敢同飛將軍相提並論?魏國公既信得過在下,在下定當盡心竭力固守南城。”

****祖向恃文一笑,道:“宋兄弟果是伶牙俐齒,為兄自歎不如。”一句話逗得眾人齊聲大笑。待眾人笑畢,****祖又道:“據聞宋兄弟前番到燕營中議和,頗遇到些凶險,京師中無知之徒以訛傳訛,更將險情誇大十倍有餘,又說你騎棗紅馬奔行於江麵,一箭射斷燕軍帆索,當真荒唐至極。此事實情究竟如何?”

恃文不願將自己吹得太狠,隻輕描淡寫地將燕軍追襲一事說了。****祖眼睛一亮,道:“那位劉貊將軍若能前來相助守城,實是天大的好事。”又歎一口氣道:“唉,皇上本不該派你前往議和的。”

耿炳文和盛庸並不知恃文和朱棣的過節,問道:“卻是為何?”

徐英譏道:“自然不該派他前去,半點武藝也無,去了不過添亂罷了。他那時定是嚇得‘花容失色’吧?”

恃文聽得惱將起來,他一向最恨旁人將他比作女子。於是反唇相譏道:“‘花容失色’四字倒也不錯,若是換做是你,這四字便萬萬用不上。”

徐英不解道:“為何?”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