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校園,曾有這樣一則廣告:誠聘具有網絡背景、熟悉互聯網、具有
一定的管理能力者,英語六級、碩士博士優先,月薪要求低於1.5萬元者免談;熟
悉三維動畫設計的美工人員,月薪要求低於6000元者也免談。這則廣告引來了
眾多的應聘者。
一位應聘者如此袒露心跡:“我敢來應聘,是因為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否
則我不會來,該公司工資較高,對應聘者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天正公司負責人說:“敢要高工資,至少說明他有能耐、有勇氣。互聯網時代,
隻有那些處於浪潮尖上的管理者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跟在浪潮後麵的人永遠不
會有出路。這也印證了互聯網上的規則:即第一名可以成功,第二名可以獲利,第
三名可以謀生,其他的隻好靠邊站。我們需要的是有才能和勇氣的人。”
與人交談時,有人常把“我”字放在前麵,不顧對方的心情與感受。大談自己
的看法,炫耀自己的學識,顯示自己的才幹,似有懷才不遇之感慨。對這種自命不
凡的人,盡管他有些特長,但也不能放心大膽地使用。這種人自以為是,自以為什
麼都懂。恰恰反映出他們是徹底的無知。有了這種誇誇其談的心態,他們做起事
情來會經常不顧領導的意圖,偏偏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以為這才是個人價值
的體現。如果公司領導被他的誇誇其談所蒙蔽而重用了他,就會誤了公司的大
事,成為公司發展的阻礙。
那麼,如何鑒別一個人才的類型呢?這就要求管理者善於從多方麵加以
考查。
一般來講,人才有以下幾種類型:
1.縝密型人才
其最大特點就是忠於職守,這是任何時代、任何領導都歡迎的人才。這種人
才不貪功取巧,踏實認真,歸屬感強,是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的最佳人才。
2.通靈型人才
一般知識麵廣博。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綜合、移植、創新能力,能夠在全局
的高度上集思廣益,上下協調,善於應付多層次多角度的問題。這類人才不可
多得,一般適於擔當常務管理工作或在樞紐部門任職,如總調度員或辦公室主
任等職位。
3.創新型人才
有能力、善應變、敢拚搏、行動富於冒險性、思路新穎、趕超之心重。任用這類
人員,一定要委以獨立重任,並極端注重工作方法。這類人員是開拓局麵、打開通
路所必須的。這類人才適合新產品開發部門或營銷部門的工作。
4.實幹型人才
這是任何組織都應必備的人才。這類人才埋頭實幹、有吃苦精神、注重工作
效率和質量,管理者應對這樣的人才適當加以保護和關愛。其最適合的工作是公
司最主要的業務部門或主要產品的產銷部門。
管理者隻有擁有了鑒別人才的眼力,才不致於使人才從自己的眼前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