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慧眼識人才?(1 / 2)

45.慧眼識人才

領導是一門藝術。“好瓦匠沒有用不了的磚”。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必須要能

量才用人,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人才,缺少的隻是發現人才的慧眼。

法國的“銀行大王”斯蒂芬就是因“小心拾起大頭針”而被發現的。早在讀書

時,斯蒂芬就立誌要當個銀行家。大學畢業後,他鼓起勇氣來到巴黎一家最有名

氣的銀行碰運氣。結果很不理想,吃了一個閉門羹。然而這位年輕人雄心勃勃,並

不氣餒。又先後走進幾家銀行去求職,可是連連被拒之門外。幾個月後,斯蒂芬再

一次去了開始到過的那家最好的銀行,並且有幸見到了董事長,但是又遭到拒

絕。他慢慢地從銀行大門出來,突然發現腳邊有一枚大頭針。想到進進出出的人

可能會被地上的這枚針所傷,小夥子馬上彎腰將其拾了起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放

進了旁邊的垃圾桶裏。

第二天斯蒂芬意外地發現自己的信箱裏有一封信。拆開信封一看,天哪!原

來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銀行發出的錄取函。這真是喜從天降,小夥子懷疑自己是否

在做夢。原來,斯蒂芬昨天在銀行大門外拾大頭針的一幕被董事長看見了。他認

為精細小心正是銀行職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於是改變了原先的想法,決定錄

用這個年輕人。正因為斯蒂芬辦事負責認真,對一枚針也不粗心大意,所以能在

工作中創造輝煌,日後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這個事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管理者要獨具慧眼,善於由顯見隱,從貌似

平常的事物中發現下屬不凡的特質;學會由小見大,從一些細小的事情裏,透視

出人才的重要特質。

許多有學曆、年齡、專業等條件的職工,由於他們主觀不努力,工作態度又

差,做工作也挑挑揀揀,馬馬虎虎,不負責任,最後成了一個難事做不了,易事不

想做的庸人。

有些領導,求賢若渴,把學者、名人當做專家聘來,後來也大失所望。有些學

者由於研究對象不同,盡管發表了許多文章,出版了不少專著,學術成果顯著,但

未必就是專家。管理者要聘某些學者為專家時,一定要注意考察他所研究的問題和

你們的主業是否相符,是否能夠做到理論聯係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有些名人,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作為領導,要考察受聘者名氣的來曆,凡是一點一滴累積

起來的名氣,比較可靠,而對突然冒出來的名人,則需要進行進一步辨明,以避免

聘來被媒體炒作出來的所謂名人。事實上,博學多才的人,雖然博學精通,見多識

廣,但往往不露聲色。

長久以來,中國人一直以謙虛為美德,不善於或不敢將自己的才能表述和展

示出來。隨著改革開放,與外界尤其是與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使得人們的

一些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在人才招聘上也表現得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