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他媽真爺們,不過說真的,要不是雨褲(淌水用的,皮質,下麵連著雨靴,上邊齊腰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一點,到胳肢窩那裏)不夠,誰願意遭這份罪啊,誰會不愛惜自個的身體呢!
隻是剩下的人呢,雨褲隻有四五個,剩下的人多,又是女性居多,這些肯定是不夠的。而且就現在這份程度,她們即使穿了雨褲,能夠自個淌過河嗎?
其他人也是陸陸續續地有淌河的,剩下的人呢,而老媽更是身子骨弱,其他人還問著是不是要她回去,不用去了,畢竟是客觀因素導致,外婆泉下有知,也是能夠理解。
可是老媽說什麼也不肯,心裏不能接受,隨後我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我赤腳攙扶著她們過去,到了對岸再將雨褲帶過來給他們穿,目前也隻有這樣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表弟也同意了,而且他要跟我一起。
於是我們兩個一趟趟將她們送過去,再將雨褲拿過來。河水是刺骨的寒冷,那股寒意通過表皮滲到骨頭,我隻感覺到兩條路都凍木了,沒有知覺,咬牙強撐著堅持完
而且寒意還好說,河底的石頭硌得腳難受,根本踩不穩,有些地方是圓的,稍不留神就會滑倒,而有的地方會有尖角的,帶有棱的那種石頭,遇到大石頭還得繞過去。最為重要的一點,夏天這邊的河麵寬,河水不怎麼淺看著那河麵有些犯暈,一不小心還真有可能栽倒在裏麵。
好不容易將人都送到河對岸,我們繼續朝著目的地進發。我盡量靠著老媽她們,以防她們不小心摔倒。
到了葬坑,抬棺木的將外婆的遺體放了下來,然後抬著,係著繩子放到葬坑裏去。
外婆下葬的這個地方選的還可以,頭腳兩邊,一邊朝向高山,一邊麵向綠水,又是在一個高一點的地方。而且這邊很少有人來,也顯得安靜,不怕受到打擾。
葬坑的旁邊是外公的墳,他過世的時候我沒趕到,這裏也是第一次來。他過世也就四年之久,墳上的雜草卻快要遮蓋住了整個墳麵,要不是老媽說,我都不知道的。
下到葬坑後,家門開始填土,到了中途,讓我們穿孝衫的用手捧土丟到裏麵去。我們一圈圈轉過去,捧起邊上的土扔進去,有個兩輪的樣子,他們叫我們停手,然後用鐵鍬將剩下的土填了進去,沒過多久出現了一個小土堆。
因為外婆信基督教,在墳頭還插了一個紅紙包成的紅色十字架,聽說是以此讓上帝來牽引他的信徒們。
緊接著,其他人站一邊,我們站在墳頭唱讚美詩歌,可惜我不會,就兀自站在那邊。
等這一切處理結束後,太陽漸漸升起,三三兩兩地開始返回。
我跟老媽她們是最後才走的,剛沒走多遠,她們又是在一邊嚎啕大哭起來。我在旁邊侯著,時不時勸幾句,二姨她們也勸,可是勸著也哭起來。
等到回去之後,我們沒有急著回家,想著再呆上一晚。
整理好了辦喪禮用過的東西,晚上的時候,我找二表姐要來她的手機查東西。沒辦法,我的手機太次了,用不了。
順著學校公布的錄取名單一一看過去,大概是人多,半天沒看到我的名字。就在我一一翻過去的時候,才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為了證明我沒有看錯,又給表姐表弟還有舅舅他們看,確定之後我才放心下來。
既然錄取通知書下來,而且開學時間就在九月一號二號兩天,我也不敢耽誤,決定第二天就去領取,然後辦理相關事項,他們也都同意了。
其實沒人知道的是,在之後,我又寫了一首詩。之前我忘了在哪裏看到,有那麼一首詩,叫《葬我的母親於高山之上》,本想抄寫下來,具體內容忘了,就依著記憶,按照隱約的輪廓,自己也寫了一篇,不過名字自然被我改了,叫做《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顧佑禾·作
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不要太高
也不要太低
太高
我怕陪伴她的隻有清冷的月光
太低
我怕此起彼伏的蟲鳴吵到她夢回家鄉
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不要太深
也不要太淺
太深
我怕泥土會壓著她瘦弱的脊梁
太淺
我怕過往的風會吹皺她的麵龐
葬我愛的人與高山之上
不要太陡
也不要太緩
太陡
我怕漫山的花香飄不到她身旁
太緩
我怕潺潺的河水侵擾她的夢鄉
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不要太近
也不要太遠
太近
我怕親人的思念讓她牽腸掛肚
難以安眠
太遠
我怕回家的路途遙遠
她走路太過艱難
葬我愛的人於高山之上
選一方淨土
不求天佑
不求地護
隻求將這一縷靈魂
細心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