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適可而止,得了理就要饒人(2 / 2)

俗話說:“饒人不是癡漢。”因此,當雙方的爭論已到劍拔弩張的時候,占理得勢的一方應當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風範;切忌窮追猛打,將對方逼入死胡同。那樣不僅不能辯贏對方,反而會擴大矛盾衝突。當然,“饒人”也要講究語言藝術,這就是力求在無損於雙方麵子和尊嚴的情況下達成妥協。要做到這一點,言語方式和言語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方式主要有五種:利用幽默、巧打台階、誠懇解釋、提出難題、以柔克剛。都要與實際情況相搭配,以解決問題。我們看看利用幽默解決衝突的例子。

人與人相處,發生爭吵在所難免,甚至夫妻那樣的親密關係,也不會例外。對此,一旦有了紛爭,即使認為自己一方在理,也應避免過分的數落、指責。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調侃、幽默的言語,澆滅對方的怒氣,達到釋疑解紛的效果。一位丈夫徹夜未歸,次日才幽靈般地回到家中,妻子埋怨了幾句,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幹起仗來。忽然,妻子說:“算了,沒什麼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時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還是有風景的!”那妻子雖然占理,卻沒有去“痛打落水狗”,隻是調侃了幾句,便使一場衝突體麵地結束了。

還有巧打台階、誠懇解釋、提出難題、以柔克剛等方式,就不一一舉例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好勝心,在生活中,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不顯示出自己比他人有容人的雅量呢?

得理不饒人,讓對方走投無路,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誌,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擇手段”。這時你自己將受到傷害,這就好比你把老鼠關在房間內,不讓其逃出,老鼠為了求生,將咬壞你家中的器具;放它一條生路,它“逃命要緊”,便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得理不饒人,傷了對方,有時也連帶傷了他的家人,甚至毀了對方,這有失厚道。得理且饒人,也是積德。

“得理不饒人”是你的權利,但不妨“得理且饒人”,這樣也給自己留條退路。人海茫茫,但卻常“後會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饒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狹路相逢?若那時他有理你無理,吃虧的可就隻有你了。所以說,“得理且饒人”,這正是為自己留了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