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啟迪法就是根據兒童特征,通過開導和啟發兒童的心理來教育培養孩子的一種教子方法。此法主要適用於少年兒童。
範例:魯迅教育兒子海嬰
魯迅先生善於啟迪童心,利用童心教子。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啟迪童心,培養兒子幼小思維的靈活發展。看魯迅父子的對話:“爸爸,你是誰養出來的呢?”
“是我爸爸媽媽養出來的。”
“你的爸爸媽媽是誰養出來的呢?”“是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養出來的。”
“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一直到從前,最早的時候,人是從哪兒養出來的呢?”小海嬰步步深入地追問。
魯迅先生毫不心煩,他望著兒子企盼的眼神,耐心地說:“這問題不是幾句話說得清的,等你長大上學後,老師會給你講清的。”
父子之間的這段對話充滿了童趣,魯迅先生的回答滿足了兒子的好奇心,使小海嬰懂得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血緣關係。而對兒子暫時了解不了的問題,魯迅先生避而不答,這有利於培養兒子幼小思維的靈活發展,同時在兒子的心靈深處埋下了求知探索的種子。
二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兒子,愛兒子而不溺愛兒子。當海嬰太頑皮不聽話時,他先是裝樣子恫嚇,接著把自己擺在與兒子同等的位置上,通過說理的方法使兒子明理、改過。孩子犯錯時,魯迅先生隻是臨時用報紙卷個筒舉起來,看上去好嚴肅。海嬰立即喊:“爸爸,我下回不敢了!”魯迅先生也就笑了。這時海嬰就小大人似的說:“等我做爸爸時決不打兒子。”魯迅笑了,對海嬰說:“主要還是要講清道理的。”小海嬰點了點頭。
三是用孩子的童心誘導孩子,把工夫用在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海嬰聽說家裏買了觀看獅子、老虎的馬戲票,他高興極了。誰料父親不讓他去,他急得哭了起來。魯迅先生雖說不愛看電影,但為了增加兒子的精神食糧,凡有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他都特意陪著小海嬰去觀看。為什麼這一次卻不讓去呢?因為這馬戲在夜晚表演,孩子容易受驚嚇,不利於身心的健康。於是魯迅先生采用童心誘導的方法耐心告訴他說:“那馬戲節目大都是猛獸表演,又在黑夜臨睡之前,孩子看了要驚恐得不能入睡的,對身心健康有影響。”海嬰見父親說得有道理也就不哭了。總之,魯迅先生的家教觀念是超前的,家教藝術是高超的,從所舉的幾例,可以管窺全豹。
評析:
運用此法可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家長要善於發現和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這些心理特征包括孩子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方麵的特征,做家長的必須了如指掌、心中有數。第二步,在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就要落實一個“啟”字,即如何啟發、引導的問題。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家長要有一顆童心,具體說來即用兒童的心理去思考問題,用兒童的口吻來和兒童說話,用兒童的動作來和兒童開展遊戲等等。隻有具有童心,才能很好地去啟發和引導孩子。二是要想好“啟”的方法。“啟”的方法有很多,但關鍵一點就是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來“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