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選擇法就是選擇一個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居住、生活、學習、擇友環境來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
範例:孟母三遷
孟子幼年時,他家住在鳧村(今屬曲阜)的一片墓地附近。他經常和小夥伴們去看出殯埋葬死人。回村後,還和小朋友們一起堆土墳,學打幡、抱罐,還學死者親屬的各種哭法。
孟子的母親仉氏看到這種情況,感到在此居住下去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於是搬到鄒國中心去住。
新居靠近集市,孟子經常到集市上去玩,他聽到的是各種叫賣聲,看到的是行商坐賈競相牟利的各種行徑,慢慢地也羨慕起做買賣、掙大錢來。他經常和小夥伴們玩做生意耍花招的遊戲,看誰騙得了誰。仉氏目睹兒子的作為,覺得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下去,兒子必然變成一個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人。於是孟母決定再搬一次家。仉氏經過選擇把家搬到一所學校附近。這裏環境幽靜,經常聽到朗朗的讀書聲,看到師生們彬彬有禮的文明之舉。這裏的環境使孟子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看到這些,孟母滿意地說:“這才是我們居住的好地方。”從此,孟家便在那裏安居下來。孟子到新環境後進步很快,後來成為我國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評析:
孟母三遷其家,精神令人感動和欽佩,堪稱教學的典範。現今社會上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原因與家庭、學校教育密切相關,尤其以家庭教育影響最為深遠。這些問題青少年往往就生活在“問題家庭”中,他們從家庭中得到的關愛和教育往往是極少的。因此,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相當重要,極富現實意義。值得重視的是現今有些父母不大懂得或不大注意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一個顯著的例證是有的家長抱著孩子搓麻將,有時打牌三缺一就拉個孩子來湊數。有的孩子染上不良習性,如小偷小摸、賭博、吸煙、酗酒,有的家長事前不防患,事後不製止,甚至為孩子保管髒物,供給煙酒,強化其惡習。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前途實在令人擔憂。今天我們學習“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的家長應該吸取些什麼呢?同孟母相比,我們的家長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