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愛護孩子,莫過於家長提高自身的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表率。俗話說:“大人是孩子的影子。”“教子成龍”,家長本身應是“龍”。著名教育學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說:“導師自己如果任性,那麼教育兒童克製感情便是白費力氣的;自己如果行為邪惡、舉止無禮,則兒童的行為邪惡、舉止無禮也就無法改正。”社會上的事物,天天在影響孩子,家庭更時時刻刻在塑造孩子的未來。某市曾發生過一件轟動一時的案件:一個中學生竟然是個“販黃”團夥的主犯。追根查源,原來是其母沉迷於黃色書刊所影響的。家長“行為邪惡”,給孩子樹起了極壞的榜樣。
無數事實證明,父母的行為比語言更有力量,而且往往是“無聲勝有聲”。兒子一覺醒來,看見父母仍在燈下安靜地學習或工作,父母什麼話也沒說,而兒子已受到了教育。孩子看到父母這樣忘我地學習或工作,也會仿效著而努力學習。能為一本好書、一場電影、一部電視激動不已的父母,其孩子大多會有同樣的心理感受。
教育無小事。對待孩子不能粗心,一時的疏忽,可能會帶來無窮的後患。比如,父親和客人在客廳談話,兒子興致勃勃地闖進來:“爸爸,你看看我折的飛機!”“我現在沒空!”爸爸對兒子不禮貌,當著客人的麵斥責兒子,會傷了兒子的自尊心,這就不是小事了。要知道,當時可能平安無事,但它的惡果會在以後出現。所以,對孩子說話要有分寸,語調應該是友好的、平和的。列寧說:“為了孩子,我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就會較容易接受教育,會有較強的上進心和較高的自覺性。
家長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孩子教育意義重大,這就需要家長以高尚的言行去影響孩子。這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具有真正的威信,家庭教育就會有強大的力量。孩子就會在“龍”的教育、引導下“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