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上網越來越普遍。在逐漸擴大的上網大軍中,青少年學生占了很大的比例。
孩子會玩電腦,懂得操作,家長當然高興,孩子會上網,家長更高興,孩子在網上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交友更廣泛了,甚至能交到國外的網友。有的地區和學校已建成或參與了區域性的教學電腦網絡,孩子複習功課多了一位“電腦輔導老師”,如果您願意,初中生就可以學高中課程了。
這確實是件可喜的事。但事情往往有兩麵性。
據調查,有些中學生每周要上網3—5次,每次2—4小時,這就成了“網蟲”——上網成癮者,不但廢寢忘食,影響學業,甚至連人際關係也疏遠了。
上網無國界,不設防,什麼信息都可從網上傳來,色情的、反動的、不道德的內容固然有之,更有甚者,還有教人如何製造武器,從事恐怖活動的……西方一家調查機構的調查報告表明,在互聯網上隨意點擊,平均7次就有一次出現黃色網點。有位女生上學後,父親想看看女兒是如何在網上交友的,在他輸入女兒的入網口令後,屏幕上立即顯示:你有新郵件。而該郵件在屏幕上顯示卻是不堪入目的性場麵。青少年學生好求上進,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看,可是涉世不深,辨析能力不強,有時明知道網上的東西有害,卻又想去探究、跟蹤,以至中毒。因此家長又不得不擔憂了。網絡是獲取現代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傳播各種有用的信息,也可以傳播害人的毒素。關鍵的問題在於傳播者和接受者的自身素質、辨析水平、擇向能力。所以,當孩子進入網絡時,家長應特別關心和指導孩子,讓孩子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中去使用網絡。對孩子上網也應有個“約法三章”。例如:隻準周末上網並有時間限製,要正確選擇網友,個人網頁要健康等等,不要使子女在現代高科技的浪潮中摔跟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