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先不急著責備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不必貿然發火或是大聲責備,不要讓孩子受到驚嚇或是感到害怕,這樣才能搞清楚孩子說謊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在一個客觀平靜的氣氛下,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才有正向的發展。
第三,理清不誠實的原因。先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是為自我保護、贏得大人注意,還是孩子分不清故事與現實生活有段距離,所以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會讓他們時而有遊戲的效果,時而又令他們害怕。通常要到五歲左右,現實與幻想之間才有一定的認知區別。
第四,就事論事。家長必須持一個態度,針對問題重點來解決,而不一味批評孩子或事情,讓孩子失去了自尊心。您可以這樣與孩子討論:“如果你說出當時發生的事,媽媽會更高興,可是你剛才說的話,好像不是真正發生的事,你願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點好嗎?”使用開放式的問題,預留一些空間給孩子,將可以給他更多的幫助。
第五,增強誠實行為。若誠實帶來的都是怒罵、指責,說謊行為將屢次出現;說出真情後,常可獲得解決辦法,或獲得父母諒解一起跟著想辦法,誠實才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父母應該練習對情緒的控製,當預期有負向情緒時,可暫時離開現場或10分鍾後再談。
第六,說真心話。不但是孩子,父母將實情說出後,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複雜與困難,隱瞞後的不安與吐露實情後的釋放快樂,全靠自己的選擇。
第七,適時給予鼓勵。可以告訴孩子,即使他這一次犯錯,但是媽媽很高興他能有勇氣承認,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可以將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驗與他分享,讓孩子知道這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此外,當孩子願意承認錯誤時,要給予適時的鼓勵,讓他能繼續朝著正向行為發展。
(三)適時關心與協助
除此外,專家表示,孩子說謊常常是令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一般傳統的教育大部分是以處罰的方式矯正孩子的行為,但是常常引起負麵的效果,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使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有正向的溝通。因此奉勸父母,因為孩子說謊而打罵他們,這樣將造成惡性循環,反而失去教育孩子的機會。每個人都有過類似說謊的經驗,因此不必太責備孩子的行為,給他們一些空間,且適宜地給予關心和協助,相信孩子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