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吃飯、穿衣、身體健康,隻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內心世界的滿足和愉悅是所有孩子無形生命的需要。
孩子的無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樹,果樹有果枝(優點),有瘋枝(缺點)。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缺點的瘋枝上,瘋枝就會越長越壯,最後顆粒無收;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優點的果枝上,果枝就會越長越壯,最後必將是果實滿樹。
我用十幾年的生命體驗得出一個結論: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是每個孩子生命成長不可或缺的氣氛。
如今隨著孩子的成長,隨著時代的激烈競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把所有的期望都強加在孩子身上,越來越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之間的差異。
家長在否認差異的同時,對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來。這種感覺便迫使家長盲目攀比,盲目追趕;在追趕的同時,伴隨著哀愁、抱怨、貶低,想盡一切辦法刺激孩子。其結果是適得其反,差異越來越大,孩子的性格因此被扭曲了。
其實,承認差異,允許失敗,也就是家長在心裏堅信孩子“行”。正是這不摻一點水分的堅信,讓孩子們走向了成功。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而永遠自豪!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賞識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陽光、空氣和水。
——周弘
周弘“賞識教育”創始人。“老三屆”初中生,當過兵,幹過翻砂工,當過機床廠技術員,進過“工人大學”。雖然女兒是個聾啞孩子,但周弘一心要為女兒打開有聲世界之門。經過父女倆的努力,女兒小學跳了兩級;8歲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倒背如流;10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並光榮地受到原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接見;16歲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20歲考入美國最著名的聾人大學——蓋勞德特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榮膺首屆海內外中國婦女十大人物(排行第六)。周弘將自己培養女兒成才的方法進行總結,創立了“賞識教育法”。
《賞識你的孩子》講一個小家庭裏培養孩子的普通故事。因為女兒是個雙耳全聾的孩子而變得不同;因為女兒的不同,父親周弘在教育的過程中格外注意了“賞識”自己的孩子。他認為: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教育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