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中學德育大綱(3 / 3)

根據初、高中學生在以上內容諸方麵的表現,評定中學生的操行等級,可分別評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評定的原則和方法

(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評定內容的基本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用全麵、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學生的優缺點,防止片麵性。

(2)實行民主評定的方法。既要充分發揮班主任和各科教師在考核評價中的作用,又要尊重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對學生的意見既要尊重又要引導,防止壓製民主或放任自流。

(3)操行評語由班主任負責,在學生個人總結和小組評議的基礎上寫出。每一學期末,班主任對學生個人小結、小組評議簽署意見,學年末寫出評語。在評語中要指出優點、缺點、努力方向,以表揚為主。對犯有錯誤受到學校記過以上處分尚未撤銷的,其主要錯誤和處分均應如實寫在評語中。對受到校級或校級以上部門表彰獎勵的,其事跡和表彰情況也應寫在評語中。

操行等級由班主任在征求學生和任課教師意見基礎上評定。學期末初評,學年末總評。評定方法要力求科學合理,簡便易行。

(三)評定的領導與管理

(1)學校要有一名副校長分管學生品德評定工作,學生操行評為不及格者需經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或教導主任審批。

(2)評定結果(包括操行評語和操行等級)應通知家長,並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對不及格者學校應與其家長麵談,商討教育方法。保送生必須連續三年操行被評為優等。品德測評結果應成為學生升學、就業的重要考察依據。學生品德行為有優異表現並受到區(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者,在升入高一級學校或就業時應予以優先錄取、錄用。

五、實施與管理

實施本大綱的關鍵在於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領導,提高道德工作的科學管理水平。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任務

(1)建立強有力的德育指導、操作、督導係統,形成有目標、計劃,有措施保證,有檢查、評估,職責明確、暢通運轉的科學管理製度。

(2)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要建立健全培訓製度,有計劃地培訓學校的校長、教導(政教)主任、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各科教師,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組織他們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做好德育工作所必需的知識,使他們掌握本大綱的內容和要求,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增強做好德育工作的自覺性。要解決好專職從事德育工作的人員的職務評審與聘任問題。培養一批在德育工作方麵有專長和造詣的校長、班主任、德育特級教師。

(3)加強德育的科學研究。要把德育的研究項目列入科研規劃,注重學生政治思想品德現狀和發展趨勢,開展德育的科學實驗,為實施本大綱提供理論指導和業務谘詢。

(4)協助當地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的協調工作,發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學校德育工作。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動員工、青、婦、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和宣傳、影視、廣播、文化、新聞、出版、司法、公安、經濟、工商等有關部門共同配合貫徹實施本大綱。

(5)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合理確定德育方麵的經費投入項目,列入預算切實保證。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實施本大綱提供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校外活動場所和電化教育等必要的教育手段;組織力量編寫、製作實施本大綱配套的教育資料與音像教材、讀物。

(6)定期對實施大綱的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評估,以確保本大綱的貫徹落實。學校實施本大綱的情況應作為考核校長工作的重要依據。根據檢查評估的情況,不斷提高改進的措施。

(7)既要堅持統一要求又要因地製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從實際出發,針對本地區和不同類型學校需要,對不同年級德育目標要求與教育內容的深淺程度和側重點做出具體安排,製定切合本地區情況並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

(二)學校的任務

(1)中學實行校長負責的德育工作領導體製。黨支部要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支持和協助校長做好德育工作。

(2)校長要加強對教導(政教)處或德育工作指導小組的領導,通過他們具體組織、指導本大綱的實施。教導(政教)處或德育工作指導小組的任務是:調查分析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狀況;製定貫徹實施本大綱的年度、學期計劃和每月的工作安排;確定各年級組、教研組、團、隊、學生會及各職能部門為完成工作計劃應承擔的具體任務及分工;組織協調好校內外各德育途徑之間的相互配合;建設好校內外的德育基地,總結交流經驗;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3)學校要加強對年級組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年級組應定期組織教師分析研究本年級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狀況;製定實施本大綱的分年級要求;溝通信息,交流經驗,開展年級性的教育活動,組織本年級教師共同完成本大綱的任務,學校領導要認真執行《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指導班主任製訂實施本大綱的班級工作計劃;落實學校和年級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並負責做好學生政治思想品德評定的工作。

(4)學校領導應十分重視思想政治課在形成學生的理論觀點、政治態度、道德觀念等方麵的導向作用,幫助思想政治課教師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提高理論素養,為他們提供進行社會實踐和學習進修的機會,指導他們遵循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5)學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常規製度。每周一次升旗儀式;晨會,校會,班、團、隊會;重大節日、紀念日教育活動,開學、畢業典禮,表彰三好學生、優秀生;郊遊(遠足),參觀德育基地,參加社會服務等,均應形成製度,認真堅持。對各年級學生必讀的書籍,必看的影視片,必須學會的歌曲,必須參觀的本地區的德育基地、人文、自然景觀等也要做出規定,積極創造條件,付諸實施。

(6)學校領導應建立、健全貫徹實施本大綱的崗位責任製。每個部門都應有德育的功能,每個教職工都應當是德育工作者。學校應對各個職能部門和教師、職工分別提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明確具體要求,並列入考評教師的指標體係,作為評價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要把貫徹實施本大綱與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緊密結合起來。

(7)學校領導在貫徹實施本大綱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特別要重視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學校應創造條件使學生對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提出建議。

愛孩子,首先要懂孩子,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特征、學習特征。作為家長,我們在知其“所以然”後,怎麼去幫助孩子實施“其然”?

一切教育都是以教師的人格為基礎。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的多方位的教師,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教學相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與警示,從孩子的身上,我們會學到些什麼?

以上種種,請看專家一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