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乖乖跟在陸佐伊身後,等她和中介討價還價。

輾轉了周邊幾個村子,成功在村裏豬場雞場收購了大幾千斤肉,下半輩子應當是不缺肉了。

想吃牛羊,要跑去更遠的鄉下,接近古道山的地方是給當地農民放牧的,有一塊小小的牧場,屬於本地人中的本地人才享有的資源。

本地沒有奶牛,但水牛眾多,水牛奶是榆市一大特產。陸佐伊沒忘把水牛奶也要走個大幾百筐,瓶裝桶裝的都要了。羊奶產出少,味道膻,也意思了幾十個大箱子。

祝槿已經跟村子講好價了,陸佐伊和江危隻管去收貨。

陸佐伊江危:被富婆包養的感覺真好,暖暖的,很安心。

祝槿是老板,曠工購物無所謂。她提前給員工放了個台風假,加上法定的台風假,一共五天。讓行政小姐姐給每個部門發通知,大致內容就是注意安全,在家囤點米糧藥品,關好門窗,防火防盜……希望他們能在災難中過得好一點。

江危更是直接祭出年假大法,幾乎把這幾天全兌成假期。

陸佐伊感歎,果然公家單位就是比她們這些打工的清閑。

為什麼是幾乎?

因為江危要趕在台風前最後兩天,要參與市博物館文物的轉移和防護工作。裏麵或古樸或精美的文物,大可以收進空間裏。如果某天天災退去,把文物掏出來,又能給人莫大的動力,去重建這個偉大的文明。

她們館子突出一個古色古香,科技動得不多。好在它地勢比較高,古人搞的排水係統相當好,以前連下了五天暴雨都隻讓它屋內地麵潮了一點,如果不是極端情況,其實淹不到什麼。

隻是即將麵臨的是異常的天災,她還是放不下心。

中午,江危若無其事地給老同學打電話:“俊哥,最近混的咋樣啊?有沒有空聚一聚。”

“啊,我啊,還是老樣子,咱倆那工資那真是臥龍鳳雛哈哈哈哈。夠用就行!我這兩天在單位搬文物,累得腰都要斷了,可得好好歇歇。”

“你們館打算怎麼應對台風啊?不少書呢,又不好隨便搬運。”

“啊?地下圖書館……現在的世界發展成這樣了嗎?你們怎麼背著同行偷偷動科技!”

……………

陸佐伊重新排查了一遍家裏的消防。大門是加固的防盜門,雙層的,裏麵那層是往裏開,這樣可以在屋內和外人對話,不必擔心對方捅刀子打悶棍。

門口的地毯下還可以安裝一個隱藏報警器,壓感發動,隻給屋裏人發警報。以防門口有居心不軌之人來蹲點,她們還兩眼抓瞎。門鈴也換成個老式響鈴的,不費電。

唔,微型攝像頭放哪個位置好呢?她一麵托腮思考,一麵在客廳裏來回走動檢查。

若不是她們不住頂樓,而且一梯三戶的話,她就給樓道也封起來,免得有人來門口打擾。然而這個單元樓總計二十八層。有兩個電梯,但樓梯隻有一個。等斷了電,她們家門口可謂人來人往。

所以她們一通商量後,選擇好鄰居路線。

通風管道也焊死了,沒人能通過爬管道進來。還有空調外機,排水管這樣半裸露或裸露在室外的結構。目前她沒有改裝,現在形勢不夠嚴峻,貿然改裝,太惹眼了。反而此地無銀三百兩。

所以她隻給陽台裝了帶電的防盜網,和鋼化玻璃,還貼了防窺貼。這樣既不影響采光和視野,也能阻擋外來視線。

樓層間不能指望牆體百分百隔音。為了保護隱私,她還在家裏鋪了厚厚的地毯。不然以後她們家幹點啥樓下都聽得清清楚楚。也別怪她疑心重,有心人可能會通過她們的活動聲音判斷屋內人數,年齡,體重,從而推測對方好不好欺負。

雖然江危幾天前發現空間水電不斷,但還是放了兩台發電機在儲物間。有備無患。桶裝純淨水象征性地擺了倆出來,以後她們不小心露了“富”,可以裝成囤貨充足的樣子。

家裏本來就有一套維修家電的工具,陸佐伊又在舊貨市場淘到一個老式的煤氣熱水器。以後限電或者斷電,直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可以靠他們燒熱水。

屋外狂風大作,烏雲低垂,空氣中隱隱有些濕潤的水汽,滲進人們薄薄的衣料,粘在身上有些難受。

1201聚在屋內開大會,沙盤推演接下來可能觸發的劇情。

江危:“我夢到暴雨連下了大概一個月,水壩決堤,洪水淹到三樓。”

祝槿:“我夢到暴雨之後是大規模斷水斷電,然後社區內出現饑荒,然後秩序開始亂起來。”

按照套路,理應如此。

她們昨晚忙裏偷閑,去網上扒拉了一遍,想看看網上有沒有人說做噩夢的。

結果是,寥寥無幾。

不過寥寥無幾的那幾個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