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沈周(2 / 3)

寬厚

沈周為人寬厚豁達,不拘小節,有名士風度。有一次,鄰居家丟了東西,以為沈周家的東西是他們家的,沈周便坦然的將自家的東西給了對方。後來,這位鄰居找到了失物,很不好意思地將拿走的東西送還。沈周也不計較,還笑著說:“這不是你的東西嗎?”

沈周的畫在社會上很受歡迎,偽造其畫的人也不少,他從不追究。有一次,一個家境貧苦的人,為了給母親看病,臨了他一張畫,還找到沈周,請他給題款;沈周看他一片孝心,不僅題了款,蓋了印,還幫他加工潤色一番。這張畫賣出了好價錢,母親的病治好了,那人對沈周非常感激。

畫作

《廬山高圖》

紙本,淡設色,縱193.8厘米,橫9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廬山高圖》是沈周四十一歲時為祝賀老師陳寬七十壽辰的精心之作。此畫仿王蒙筆法,圖中山峰高大,峰巒層疊,草木繁茂,氣勢恢弘。此圖構圖由近景的山坡虯鬆,中景的瀑布、巉岩、峭壁,遠景的廬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遠,近、中、遠景一氣嗬成,氣脈相連,貫串而成S形曲線。全圖群峰直插,回環掩映,爭奇競勝,很有大家氣派。此圖作者自識“廬山高”篆書,並題古體長歌一首,末識“成化丁亥端陽日,門生長洲沈周詩畫,敬為醒庵有道尊先生壽”。陳寬字孟賢,號醒庵,學識淵博,工詩亦善畫,曾經為沈周的師父。陳寬祖上是江西人,所以此圖寫廬山之“高”,象征著沈周對師父的敬仰之情。

題畫詩--<<廬山高>>

廬山高,高乎哉!鬱然二百五十裏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培何敢爭其雄?

西來天塹濯其足,雲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遝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瀑流淙淙瀉不極,雷霆殷地聞者耳欲聾。

時有落葉於其間,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覓,石林幽黑號綠熊。

其陽諸峰五老人,或疑緯星之精隳自空。

陳夫子,今仲弓,世家廬之下,有元劂祖遷江東。

尚知廬靈有默契,不遠千裏釧於公。

公亦西望懷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雲鬆。

昔聞紫陽祀六老,不妨添公相與成七翁。

我常遊公門,仰公彌高廬。

不崇丘園肥遁七十淫,著作白發如秋蓬。

文能合墳詩合雅,自得樂地於其中。

榮名利祿雲過眼,上不作書自薦,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蕩在物表,黃鵠高舉淩天風。

《采菱圖》

沈周四十歲時,完成此圖後,複填人月圓詞一闕,以造孤興。菱為夏花秋實的水生植物,圖中寫三名女子,各駕小舟於湖上,兩名並列,和另一名女子迎麵而來。近處緩平坡上,三四棵疏柳,幾株枯樹,已是秋深菱熟時節。遠山不高,坡陀連綿,村落小橋,散見於山腳林木之間,染色以赭石為主,頗具秋意。用筆勻細,山石作長披麻,柳條下垂,端穆有致,極得趙孟頫“鵲華秋色”之遺意。董其昌評趙孟頫“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宋人之雄去其磔。”沈周此圖大不同於他創作中常見的雄健風格,別具一種韻致。

題畫詞---《人月圓>>

菱湖女子梭船小

清水映紅妝

風流何似

花間翡翠

錦上鴛鴦

為翻綠蓋

誤拈紫角

纖指微傷

看他去也

一聲高唱

十裏斜陽

<<虎丘送客圖>>

《虎丘送客圖》是沈周為水部司馬徐仲山所作的送別圖。畫上作者自題五言長詩,後識:“水部徐仲山治泉魯中者幾三年,頃回尋行,因攜酒餞別虎丘,水部即席有作,漫倚韻答之。庚子烚燈夕前三日沈周識”。徐仲山即是沈周的同鄉徐源,成化間進士,官至右副都禦史。畫上並有吳寬的題跋。

此圖用筆細膩秀逸,繪遠山崚嶒,雲氣隱隱,溪水潺潺,溪間點綴著小石塊,更襯出溪水奔流之勢。溪水邊一高台上有一高士端坐撫琴,身後是兩棵鬱鬱蒼蒼的鬆樹,枝繁葉茂。整個畫麵布局疏朗有致,青山聳秀,樹木蔥蘢,碧水潺潺,老者幽然撫琴送客,表現了文人閑逸的生活狀態。

<<虎丘餞別圖>>

虎丘相傳是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蘇東坡說過:“到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是憾事”。虎丘美景及種種傳說也深深地吸引了曆代眾多的文人、書畫家,留下了珍貴的墨寶。沈周這幅《虎丘餞別圖》即是其中的佳作。

此圖再現了古代文人送別的優遊場景,表現出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間的交遊場景之一--餞別的場麵深厚友情,勾勒出那個時代的人文情懷。這些元素不僅可以從畫麵中讀出,還可以從作者的款識中得到印證:“人生二千石,已是謂尊崇。……丈夫誌遠大,才氣負英雄。……矯矯雲中鵬,九萬開天風。” 沈周的好友、曾任禮部主事的楊循吉,在近400字的題跋中記錄了餞行的全過程。其中有“虎丘郡最勝,三月正繁麗,列筵碧澗側,徘徊賞佳致”句,讓讀者感受到這是早春三月的時節,以及在這美好的季節裏,友人餞行的感人場景和酬唱的優美環境,表達了朋友之間依依不舍的情致。

沈周一生創作了許多餞別圖,而《虎丘餞別圖》可謂其經典之筆,在2007年保利秋季拍賣會上,該畫拍出750.4萬元的天價,足見其影響力之深遠。

沈周款識:

人生二千石,已是謂尊崇。

況蒙宰執舉,馳牒起告中。

就家發五馬,亨衢自茲通。

特例固在人,弗與需次同。

迢迢城西山,出祖廁老翁。

在集皆鸞鵠,文采摩層空。

我有斐拙辭,引酒信厥裏。

丈夫誌遠大,才氣負英雄。

一溫尋小試,四海稔思胸。

矯矯雲中鵬,九萬開天風。

——沈周

附,楊循吉題跋:

隱約久家居,曾不思出仕。

聖皇念溫人,一麾有榮賜。

具章欲辭謝,力止費餘喙。

待銓京師者,羸驂往往是。

寵命起堅臥,異數良不次。

況公有大才,其忍懷弗試。

如何冬拜官,徂春尚濡滯。

州司莫敢迫,催餞合群誌。

虎丘郡最勝,三月正繁麗。

列筵碧澗側,徘徊賞佳致。

陟巔發雄觀,許國宜奮勵。

溫本古永嘉,山水炳圖記。

公言招我遊,亦待民事治。

並延二三子,斯情雅當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