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他用童話感動了世界(2 / 3)

於是,當安徒生14歲受禮以後,他對母親安排他做裁縫學徒的計劃表現出驚人的執拗“不,媽媽,我要當演員。”盡管安徒生向媽媽保證一定會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親毫不讓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幫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這裏開放,得離開此地到遠方去尋找。”攜帶著30個銀毫子和心愛的木偶,年輕的安徒生在馬車上回首故鄉。他曾經寫下過這樣的句子:“當我變得偉大的時候,我一定要歌誦歐登塞。誰知道,我不會成為這個高貴城市的一件奇物?”

他來到首都。他臨離開故鄉的時候,麵對著故鄉的土地說:到那時候,在一些地理書中,在歐登塞的名字下,將會出現這樣一行字:一個瘦高的丹麥詩人安徒生在這裏出生!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準確的預言。然而此時,1819年9月6日當那個14歲的瘦高個兒的男孩手裏拿著一個包袱,眺望著已展現在他麵前的哥本哈根時,故鄉卻仿佛已遙不可及,這個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獨。但他立刻擦去眼淚,告訴自己,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要行動,信心百倍地行動。這個來自小鎮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譚》中的貧苦少年阿拉丁一般,開始為自己的神燈而奮鬥了。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難,以堅強的毅力學習文化。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為他沒有錢買衣服和鞋子,不斷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啞了,隻好離開了音樂學校。但是,他從事藝術事業的頑強意誌毫不動搖,又下決心進行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寫出人間的不平。

他苦心求人寫給著名芭蕾舞演員沙爾夫人的介紹信並未達到拜師的效果,便又去求見皇家劇院的經理霍爾斯坦請求做一名演員。經理打量了一下這個鸛鳥一般細高的孩子以後。說道:“你長得太瘦了,演起戲是會被觀眾噓下台來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動建議道:“這個好辦,隻要您給我100塊錢一個月的薪水,我很快就會長胖的。”經理惱怒了——這個窮小子若不是白癡,就是來尋開心的,立時便發出逐客令,沮喪的安徒生隻好離開。舞蹈學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裏的錢已所剩無幾。經一位熟人介紹,他做了幾天小工,又因為滿口鄉土口音而被人當作笑料,隻好氣憤地離開作坊。他流浪街頭,茫然無措,突然想起在報上看到過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開辦歌唱學校的消息,於是便不顧一切地闖進了教授正高朋滿座的家。好奇的賓客們被這個在哥本哈根孤身奮鬥的少年吸引,何況,他的歌聲的確展示著一顆熱愛繆斯的心。大家紛紛解囊,安徒生終於如願以償,進入西博尼的歌唱學校。然而幸運不會總跟著一個人,雖然安徒生勤奮超人,但一場大病損害了他的聲音,學聲樂已毫無希望。接下來的挫折使他發現,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戲的天份。他終於明白,自己不屬於舞台。

4年離鄉奮鬥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這個更為廣闊、充滿悲歡離合的社會。在學校裏,他閱讀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麥的古典作品,深深體驗到寫作的魅力。

1822年,人們讀到了一個叫《阿芙索爾》的劇本,這是一個冒失的年輕人送來的。劇本韻律不齊,有許多語法錯誤——當然,作者毫無修養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評論家們發現,這其中有許多火花真實地、生動地閃爍著,也許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家夥可以給戲劇界帶來點清澈的東西。於是劇本的作者安徒生被送進拉丁文學校深造,國家顧問古林先生為他申請了一筆皇家公費以支付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