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次滅佛事件中,後周世宗滅佛是最有影響的一次。周世宗此次滅佛,並沒有大量屠殺僧尼、焚毀佛經,而是帶有一種整頓佛教的性質。但由於中國的佛教已經走向了勉強維持的階段,經過這一次打擊之後,就更顯得蕭條衰落了。
五代十國(907—960)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分裂戰亂的年代。由於當時的曆代小王朝為了抗禦外地,保住疆土,都把擴充兵員,增強國家財力作為首要任務。所以,各王朝對佛教普遍采取限製的措施。周世宗的廢佛則是這個時期最有影響的一次抑製佛教的事件。
954年,周太祖死去。他沒有兒子,柴皇後有個侄兒柴榮,從小聰明能幹,練得一身武藝。周太祖把他收作自己的兒子。到周太祖一死,柴榮繼承皇位,這就是周世宗。世宗繼位後,為增加賦稅和兵役,開始了限佛運動。
955年,周世宗為了貫徹以儒教為主的統治政策,以佛教寺院僧尼乃構成國家財政上的負荷為理由,下詔禁止私自出家;訂立嚴苛的出家條件,並規定必須在國家公認的戒壇受戒,否則無效;不許創建寺院或蘭若,違反的僧尼,課以嚴刑;未受敕額的寺院,一律廢毀;民間的佛像、銅器,限五十日內交由官司鑄錢,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處死。
周世宗在限製佛教的過程中,還專門下令革除佛教中的一些舊弊端。他規定,對於以前有些僧尼采取的“燒臂煉指、釘截手足”等諸般毀壞身體的做法,一律禁止。那些“符禁左道、妄稱變現、還魂坐化、聖水聖燈妖幻”之類,都是聚眾蠱惑人心,今後一切禁止。
周世宗限製佛教的結果,是後周境內的寺院毀廢了30336所,仍存2694所,登記在冊的僧尼有61200人。大量的佛像及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銅錢,世稱“一宗法難”。相傳世宗下詔毀壞佛像時,鎮州有一尊銅製觀世音菩薩極為靈驗,因此無人敢去毀損。世宗乃親自前往該寺,用斧頭砍毀菩薩胸部。
周世宗限製佛教的政策,力圖把佛教規模限製在一定程度之內,革除某些佛教陋習的措施,對以後的宋代統治者都是有啟示作用的。周世宗之後,曆代王朝再沒有對整體佛教采取過激烈打擊的政策。
按照傳統的說法,周世宗被列為最後一個“滅佛”的皇帝,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相提並論。周世宗的這次廢佛,史書中沒有關於屠殺佛教徒的記載,實際上,他隻是力度比較大地整頓和限製佛教,並沒有計劃完全廢除佛教。雖然如此,由於當時北方的佛教已經是在勉強維持,經此波折後,就更顯日益衰落了。周世宗禁佛對當時中原地區的佛教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三武一宗”之類的事件,對佛教僧團規模的變化,對佛教寺院經濟實力的消長等,產生了劇烈的影響,但是一般持續時間都不很長。但是,對於佛教思想的演進,對佛教修行方式的轉變,對佛教徒的自我認識和定位,此類事件的影響都是很深遠的。
延伸閱讀
後周世宗皇後——符氏
周世宗柴榮的皇後符氏,是後晉節度使、魏王符彥卿之女。符氏出身名門閨秀,是個聰明果斷而胸懷大誌的女人。曾嫁給大將軍李守貞之子李崇訓,後來李守貞據河中反叛,後漢樞密使郭威奉命討伐,李氏父子畏罪自殺。臨死前,要先殺死全家人。符氏匿於帷幔後,李崇訓找不到妻子,自殺身亡。符氏從帷幔中走出來,對衝進來的軍士說:“我乃魏王之女,郭將軍與吾父交往甚厚,速報與郭將軍”。郭威聞報,立即前來相認,並把她帶回符彥卿的魏王府,讓她與父母團圓。郭威非常欣賞符氏的沉穩勇敢,符氏拜郭威為義父。
郭威養子柴榮鎮守澶淵(河南濮陽)。他的夫人劉氏死後,郭威為柴榮提親,遂納符氏為繼室。郭威死後,柴榮即位,是為世宗,冊封符氏為皇後。955年七月二十一日,符皇後於汴梁(河南開封)滋德殿病逝,終年26歲。世宗十分悲痛,為她服喪七日,諡為“宣懿皇後”,葬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