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損瘡(第一百十)
薑汁、香油各四兩,入酒調服。用蘇木以活血,黃連以降火,白術以和中,童便煎服妙。在下者可下,但先須補托,後下瘀血;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溺吃,切忌不可飲冷水,血見水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接骨散∶沒藥(五錢) 自然銅(五兩醋淬) 滑石(二兩) 龍骨(三錢) 赤石脂(三錢) 麝香(一字另研) 上為末,好醋沒頭,煮多為上,俟幹就炒燥為度,臨時入麝香在內,抄放舌上,溫酒下,病分上下,分食前後。若骨已接尚痛,去龍骨、赤石脂,而服多盡好,極效。又方,冬瓜皮、阿膠等分,炒幹為末,以酒調服,醉為度。治 傷骨折入血黯者∶滑石(六分) 甘草(一分) 為末,人參湯調飲之。次用生薑、自然汁一盞,好米醋一盞,用獨子肥皂四個,敲破 於薑汁、米醋之中,以紗濾去粗,煎成膏藥貼之,遍身者亦可。
杖瘡(第一百十一)
黃柏、生地黃、紫荊皮,皆要藥也,治血熱作痛。涼藥,去瘀血為先,雞鳴散之類,生地黃、黃柏為末,童便調敷,或加韭汁。不破者,以韭菜、蔥頭搗碎,炒熱貼,冷則易之。膏藥,用紫荊皮、乳香、沒藥、生地黃、黃柏、大黃之類。又方,以木耳盛於木杓內,沸湯浸爛,攪水幹,於沙盆擂細,敷瘡上。又方,以生苧麻根嫩者,不拘多少,洗淨同鹽擂,敷瘡上,神效。傷重者多用鹽。又方,以大黃、黃柏為末,生地黃汁調敷,幹再敷上,甚妙。
短朵(第一百十二)
海金沙、滑石、甘草,粥丸服。別用煎藥,就吞絳宮丸五十粒(此與治瘰 法同)。絳宮丸方∶連翹(一兩)川芎(一兩) 當歸(一兩酒洗) 麥芽 山楂(各一兩) 桃仁(一兩) 蘆薈(一兩) 甘草節(一兩)芸苔子(一兩) 黃連(一兩半酒炒) 南星(一兩半) 片芩(一兩半) 升麻(一兩半) 海藻(一兩半酒洗)羌活(五錢) 桔梗(五錢) 防風(半兩) 白術(二兩) 大黃(一兩酒蒸三次) 上為末,曲糊丸。已破者加人參一兩;膏藥,用甘草節、僵蠶煎。
凍瘡(第一百十三)
用煎熟桐油,調密陀僧末敷之。
下疳瘡(第一百十四)
用蛤粉、臘茶、苦參、青黛、密陀僧,上先以河水洗瘡淨,卻以臘月豬脂調敷。又方,用頭發以鹽水洗去油,再用湯洗,曬幹燒灰,先以清水泔洗淨瘡,卻用發灰研細敷上,實時結靨。一人舊患下疳瘡,夏初患自痢,膈微悶,得治中湯,遂昏悶若死,兩脈皆澀重,略弦似數,此下疳之重者,與當歸龍薈丸五帖,利減,又與小柴胡去半夏加黃連、芍藥、川芎,煎五六帖而安。
湯火瘡(第一百十五)
用臘月豬脂塗黃柏,炙幹為末敷之。又方,用苦杖為末,水調敷。又方,柿漆水,鵝翎蘸掃數次。
金瘡(第一百十六)
治金瘡並治狗咬方,五月五日午時,用鍛石一斤,韭一斤,同搗細研作汁,和成餅,為末敷之。又方∶治金瘡,五倍子、紫蘇各等分,為末敷之。又方∶白膠香三錢,龍骨一錢,為末敷之。又方,五倍子、燈心草,各燒灰存性,等分為末敷之。一方,用大粉草銼碎,入青竹中浸糞缸內,幹末敷之(其詳在冬溫條下)。
風狗咬(第一百十七)
治風狗咬,取小兒頭發炒新香附、野菊,碾細酒調服,盡醉而止。狗咬方,用紫蘇口嚼碎塗之。又方,用 炭打碎為末敷之。
瘡癬(第一百十八)
治癬瘡方,用輕粉、雄黃、蛇床子、川槿皮,共為末,將癬刮破,醋磨羊蹄根汁調塗。治癬瘡方,用蘆薈、大黃為末敷之。又方,用羊蹄禿菜根,好醋磨敷。又方∶用巴豆、草麻子皆去殼,各十四個,斑貓七個,以香油二兩熬黑色,去粗,入蘆薈末三錢,白蠟五錢,慢火再熬成膏,瓷器收貯。用時將癬微刮破,然後塗藥過夜略腫則愈。治大人、小兒疥瘡,豬牙皂角去皮,白礬枯過,輕粉胡椒各少許,共為末,加樟腦、燭油同搗勻,臨晚搽擦。若是櫻桃瘡、膿窠瘡去胡椒。瘡有三種,膿胞瘡治熱為主∶黃芩 黃連 大黃 寒水石 蛇床(各三錢) 硫黃 黃丹(各五分)枯礬(一錢) 無名異 白芷(各七分) 檳榔(一個) 輕粉(一錢二分) 木香(如痛用少許) 上末,香油調敷;沙瘡殺蟲為主∶蕪荑(二錢) 剪草(一錢) 蛇床子(二錢) 白礬(一錢) 枯礬(一錢) 吳茱萸(一錢) 蒼術(半兩) 濃樸皮(五分) 雄黃(五分) 寒水石(二錢) 黃柏(一錢) 輕粉(十 ) 上為末,油調搽;癩疥瘡春天發,焦疥開鬱為主,宜抓破敷∶白礬(二錢) 吳茱萸(二錢) 樟腦(五分) 輕粉(十 ) 寒水石(三錢五分) 蛇床子(三錢)黃柏(一錢) 大黃(一錢) 硫黃(一錢) 檳榔(一個) 上為末,油調搽敷。疥瘡∶蕪荑(半兩) 管仲(一兩) 枯白礬(五錢) 軟石膏(五錢) 大黃(五錢) 硫黃(二錢半) 雄黃(二錢半) 樟腦(半兩另入) 上末之,香油調敷,須先洗瘡去痂,敷之。
瘡藥,膿窠治熱燥濕為主,用無名異;幹癢開鬱為主,用吳茱萸;蟲瘡如癬狀,退熱殺蟲為主,用蕪荑、黑狗脊、雄黃、硫黃、水銀殺蟲,白礬除癢,樟腦透肉一分,鬆香頭上多加大黃、方解石一分,黃連、蛇床定癢殺蟲。
膿腫,濕多加鬆皮灰;腫多加白芷開鬱;痛多加白芷、方解石;蟲多加藜蘆、斑貓;癢多加飛礬,濕多加香油調。陰·囊瘡,多加茱萸;幹疥出血,多加大黃、黃連,豬脂調;蟲多隨意加錫灰、蕪荑、檳榔殺蟲;紅色加黃丹;青色加青黛。
瘡在上多服通神散;瘡在下多在髒,須用下。腳腫,用血分濕熱藥。治濕多瘡藥∶牡蠣(二兩) 蛇床(一兩) 白芷一兩) 川椒(三錢) 寒水石(五錢) 輕粉(二十 ) 雄黃(五錢) 吳茱萸(二錢半) 上為細末,香油調敷。貼人身灸瘡不收口膏藥∶黃連 甘草節 白芷 丹油。疥藥∶蛇床(一兩) 硫黃(一錢半) 輕粉(二十帖) 青礬(一錢半) 明礬(一錢) 黃丹(一錢半) 五倍(一錢半略炒黃色) 上為細末,香油調敷,忌見燈火,大效。疥瘡藥,用丹黃、肉豆蔻為末,香油調敷。治馬鞍上打破成瘡,雞卵清攤作膏藥,貼之,令其愈後自脫。治癬方,川槿皮、檳榔,先抓破,用好醋磨塗。又方,治腎囊濕癢,用密陀僧、幹薑、滑石為末,糝上。又方,先以吳茱萸煎湯洗,次用後藥∶茱萸(五錢) 寒水石(三錢) 黃柏(一錢半) 大黃(二錢半) 樟腦(三錢) 蛇床子(三錢) 輕粉(一 ) 枯礬(三錢) 硫黃(二錢) 檳榔(三錢) 白芷(三錢) 上為末,敷之。治頭瘡方∶豬油(二錢半,半生半熟)雄黃(二錢半) 水銀(二錢半) 上研和勻,敷瘡上。又方∶川芎 酒芩(五錢) 芍藥(五錢酒) 陳皮(五錢) 白術(五錢酒) 當歸(一兩半酒) 天麻(七錢半酒) 蒼耳(七錢半) 黃柏(四錢酒) 粉草(四錢酒) 防風(三錢) 上末之,水蕩起,煎服,日四五次服之,服了睡片時。
蟲毒(第一百十九)
治九裏蜂毒即瓠蜂是也。用皂莢鑽孔,貼在蜂釘處,就皂莢孔上,用艾灸三壯,即安。治蜈蚣咬,用全蠍炙,如九裏蜂法。治一切蛇,用金線重樓,以水磨少許,敷咬處,又為細末酒調飲之。又方,用烏 樹葉、魚 草、地鬆即皺麵草、草決明,但得一件細研,敷咬處亦佳。治吳蚣毒嚼,人參塗之。又方,蜘蛛安傷處,效急,將蛛投水中以活其中。
中毒(第一百二十)
解蕈毒,用木香與青皮等分,作湯飲之。解眾藥毒,用五倍子二兩重,研細,以無灰酒溫調服之。如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食毒馬牛肉,用大甘草四兩,研末,以無灰酒調服盡,病患須臾大吐大瀉。如渴,不可飲水,飲水必死。又方,治蕈毒,石首魚頭服之,即白鯗頭也。
胡氣(第一百二十一)
治胡氣方, 砂、密陀僧、明礬、銅青、白附、辰砂,上先以皂角湯洗二三次後,敷上不。又方,於前藥中加黃丹、水銀,用白梅肉蘸末擦之。又方,飛黃丹、密陀僧、枯白礬以蒸餅蘸末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