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光複!長安光複!

經過了上午大都督府,現在的興漢軍政府的討滿檄文的宣傳,下午再收到長安光複的消息。

各家報社加印的號外在三省人們手中爭搶。

以黃帝紀元開頭發布的公告被人們圍著大聲朗讀。

無數熱血沸騰的青年高念著石大帥的新作: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萬青年十萬兵。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紛紛前往各地的招兵處報名參加興漢軍。

而興漢軍政府的高官們坐著馬車,四處召開會議,布置工作。

長安光複,西陝全省光複也就指日可待。

戰後,恢複民生,維護穩定,組織民夫支援軍隊,石華晨把所有戰後工作都交給了以李宇庭為首的文官係統,他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戰事上。

都督府內,長安光複的消息讓他也是一陣興奮,在得知無數青年念著自己盜取的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詩詞前往招兵處時,吩咐副官石子明前往看看,回來給自己彙報盛況。

“趙叔,第一軍進展神速,第二軍也快對桂林發起進攻。下一步的作戰方略也要及時製定。”

書房內,隻有石華晨與趙勇兩人,私下裏,他還是稱呼趙勇為叔。

趙勇吸口手裏的香煙,點頭附和道:“滿軍可戰之兵幾乎都在北方,再加上東南互保後,南方更與滿庭貌合神離,第二軍攻略南方問題不大。

我們的作戰重心還是在北方。”

“是啊,北方。”

石華晨站起身,來到地圖前,目光停留在西陝省。

“西邊,新任的陝甘總督升永為旗人,肯定會出兵反攻西陝省。

東邊,武市到陽洛北軍5個鎮,近8萬精兵,隨時可能向西反攻。

稍有不慎,第一軍就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前世的多羅特·升永作為滿國末代陝甘總督,他的忠心可謂悲壯而堅定。

在滿貴疆臣們察覺到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多羅特·升永卻義無反顧地追隨清朝的神州戰車,勢如破竹地征服西北大地。

他領導的八旗軍所經之處,十餘座城池接連淪陷,陝西已是岌岌可危。然而,就在清軍幾近奪得西安之際,多羅特·升永突然得知大清的皇位已傳給了新建立的民國。陷入憤怒與絕望之中,他隻能毫無退路地撤軍。這樣的忠誠,讓人為他的執著和悲壯所動容。

這也是一個滿國死忠,當他知道長安失陷後,肯定會糾集陝甘滿軍,反攻長安的。

不過西路有一個騎兵師加警衛師一個旅,接近2萬大軍,石華晨倒是沒多大的擔心。

畢竟前世升永能打是因為西陝省守軍戰力不強,現在他的對手是裝備訓練都是世界一流的複漢軍,想要奪取長安,那就是癡心妄想。

趙勇滅掉煙頭,走到石華晨身旁,手指潼關。

“大帥,第一軍周天寶在占領長安後,除了留下警衛1旅在長安維持治安,現在已分兵三路,警衛第2旅西出支援騎兵師,警衛第三旅向北,周天寶親率第2師已經出發向東,支援第1師攻打潼關。”

“隻要第1師速度夠快,趁滿軍守備鬆懈,潼關還是輕易可下。”

趙勇安慰石華晨。

“隻要在北方新軍未到之前,拿下潼關,戰局就好開展了。”

石華晨輕聲說道。

按他的估計,川東天險,停留在武市的北方新軍不可能沿江進攻。

那就隻有走潼關,反攻西陝。

潼關城下,就是興漢軍與北軍的第一場大戰。

石華晨沉思著,多路出擊,手裏的兵力還是有些捉襟見肘,隻希望招兵處早日招滿10個師的兵力,這樣自己就遊刃有餘多了。

“大帥可是擔心周天寶兵力不夠?”

趙勇見石華晨盯著潼關不語,眉頭深皺,低聲詢問。

石華晨點點頭:“不錯,如果隻是守,周天寶有1、2兩個師,3萬兵力肯定是夠了,但是要想反攻,卻力不從心。”

“屬下有個笨法子,實戰練兵。”

趙勇開口:“隻要咱們組建好一個師,就立刻開拔支援周天寶,以老帶新,隻是潼關方向集中了4到5個師的兵力,就可以出關與北軍一戰。”

石華晨眼眸一亮:“不錯,新兵師雖然戰力不夠,但是做做輔攻我想應該還是可以的。”

“對,到時第三軍再順江而下,攻占武市,我們就可以對北軍兩麵夾擊,從西、南兩麵對北軍反包圍,如果一戰能殲滅北軍主力,北方就再無精兵可用,大帥就可帥軍直搗黃龍,攻克京城,天下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