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風雲突變(1 / 3)

話說熊天霸父子得到《三華心經》後,幾經周折,這才擺脫了眾多的尾隨者,得以逃出升天。這日,兩人在巫山裏覓了處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同坐下來商討修煉神功的事宜。

熊天霸瞟了何誌宇一眼,微笑道:“宇兒,這秘笈上記載的武功博大精深,傳言若是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百骸俱焚。所以為父覺得,為防萬一,咱父子還是別同時修煉的好。為父先試著練練,待發現沒有問題後,再把武藝傳授給你,不知我兒意下如何?”

何誌宇暗自嘀咕道:“老爹擺明了是想唯我獨尊,卻說得如此光麵堂皇。”但嘴上卻應承道:“爹,你我父子一體,原也不必分什麼先後。隻是父親關心兒子,做兒子的又豈能無動於衷。不如這樣好了,讓孩兒與爹爹共同參詳,孩兒隻提建議,暫不修煉便是。”

熊天霸暗忖道:“至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學武的人見了曠世神功,豈有不練的道理。”於是麵露和色道:“我兒有所不知。想當年秦兆銀何等才智,最終卻因練功不慎,從而走火入魔。為父到不是怕你學不好,隻是擔心神功魔障太深,會在不知不覺間擾亂你的心神,使你誤入歧途。”

何誌宇懇切道:“如此孩兒更當身先士卒了。父親待孩兒恩重如山,孩兒豈能不替父分憂?”熊天霸眉頭微蹙道:“為父的千秋基業還要你繼承下去,爹怎麼忍心讓你冒險呢!”何誌宇感動道:“爹替孩兒想得如此周詳,孩兒感恩戴德,自當聽從。”隻見他轉過身去,故作抹淚的樣子,其實是將木盒裏的《三華心經》悄然取出,並撕下了最後一頁藏好,這才轉身將書捧到父親麵前道:“那爹你安心修煉,孩兒去獵食了。”

熊天霸高興地接過木盒,並拍著兒子的肩膀道:“好兒子,等為父練成神功君臨天下,這大千世界,錦繡河山,將來還不都是你的。”何誌宇垂首道:“孩兒省得。”

父子倆各懷心思,就在這深山之中以洞穴為居,鳥獸瓜果為食,日子過得倒也自在。不過熊天霸練功時總是躲躲藏藏,似乎不想讓兒子看見。事後又百般推諉,借口時機未成熟,不肯傳授神功秘訣。

何誌宇百無聊賴,於是開始鑽研“掠魂攝魄大法”。此子倒也是個極其聰慧之人,短短數月下來,便從大法中衍化出一套“幻魔無影指”的功夫。這套功夫的神奇之處還在於,中指者無論武功多高,隻要心中尚有怨念,便會被施法者洗腦,並進一步掌控記憶。此術一但生成,若不得施法者主動解除,便將終生不能恢複。比之當初尤夢盈施展的“掠魂攝魄大法”,不知高明了多少。

熊天霸修煉“三聖神功”也是頗有成就,已經到了心神合一,功行泉台的境界,而這正是修煉此神功的基礎所在。“三聖神功”雖然不是神術,但卻注重心神與氣的聯係。講究身與心合,心與神合,神與氣合。身體發膚授之於氣,既可化血肉為利刃。柔弱之物授之於氣,亦能強大如金石。總之一切奧妙全在於心念甫動間,故而練心勝於練招。說到這一點,卻是跟江永清的“禽獸神功”有異曲同工之處。由此可見,江永清小小年紀,便已窺視到了武學的更高層次。那是一種功發於心,而萬物皆為我所用的境界。

父子倆不知不覺間,已在深山中呆了近兩年。何誌宇見父親苦練神功,早已廢寢忘食,如癡如醉。自己則心念外界,多少有些寂寞難耐。

《三華心經》中有三分之一的文字乃梵文所著,熊天霸無法看懂,隻好憑借其聰明才智,硬是將漢文部分跳躍式地竄連起來練習,誰知久而久之,竟出現了筋脈紊亂,氣血逆行的現象。若非他功力深湛,險些駕馭不住。熊天霸擔心再練下去會走火入魔,是以近來隻是參詳,不敢再修煉下去,所以終日悶悶不樂,還時不時發脾氣。

如此又過了數月,何誌宇實在忍受不了父親的暴躁脾氣,於是對熊天霸說道:“爹,也不知道天龍幫現在如何了,孩兒想回汴京走走。”熊天霸心中煩悶,也無心他想,便隨口道:“去吧!去吧!別讓人知道爹在這裏就行。”何誌宇道:“爹放心,孩兒會小心的。不過還請爹多注意身體變化,切勿操之過急。”他說完,一揖到地,這才轉身而去。熊天霸卻是無心理會,滿腦子想的都是哪些梵文。

何誌宇尋徑出了巫山,一路南行。他本想先去嶽麓山探望江寒玉,卻又擔心兩人關係勢如水火,憑自己現在的武功,見麵不過是枉送性命。是以心裏一時躊躇未決,趕路便成了走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