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現在就準備.-82.目標,天京.(2 / 3)

八月二號,周盛傳又找到曾國藩報告,特勤大隊隊員可以在一般氣侯下,保證八成以上指哪兒落哪兒,請求得到大軍協助.曾國藩聞報後就去了大龍山內視察了滑翔機飛降演習,不動聲色中給了特勤大隊十天強化訓練時間.出山後,再次將一封秘奏急送京城,隨即指揮大軍開始朝天京壓迫,五天後,他的指揮位置前進到廬州.做為前鋒的特譴部隊和一萬湘軍精兵,在左宗棠率領下,已越過界首,進入江蘇境內.同時,兩江其他軍隊都向天京逼近,步步為營中,做出圍困天京之勢.太平軍想要反擊,竟找不到對手弱點,無處下牙,隻有收縮兵力退守.

為了最快結束內戰,又不讓太平軍有過多損失,曾國藩是下了血本兒了.他的指揮位置很快過了廬州,八月十一日,帥旗飄在了界首.我的回令以最快速度追到,曾國藩打開秘令,隻有六個字:生擒方為初勝.

曾國藩收起密令詢問聯絡官:"周盛傳現今在哪兒?"

"回大帥,周將軍率部應於明日離開安慶,四天內應可到界首."

"傳令左宗棠,七天內渡過長江.傳令曾國筌,也要於七天內占領鍾山,然後死死釘住,不準後退一步.定要堅守到左宗棠趕至."

接到命令的左宗棠率軍進發,八月十一日下午趕到青鋪,一天時間後,兵力火力占據優勢的新軍突破太平軍北岸防線後,即刻強渡長江.但由於遠程火力不足,無法提供渡江部隊充分得火力支持,雖然曾大帥一天幾道命令催促,但多次強攻均告失敗.

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大部隊間的協同有缺陷,水師沒能按計劃趕到助戰,浙江的軍隊也沒起到足夠得牽製作用.當然,這也與陳玉成李秀成等對手的軍事才華有關.人多勢眾得清軍一齊推進,戰鬥力不錯,武器裝備領先,沒什麼漏洞.但相機收縮防禦在天京周圍的太平軍也沒致命薄弱環節.水師被太平軍糾纏在百裏之外,而浙江軍隊主帥曾國筌發覺,趕到天京雖人困馬乏,但要攻下鍾山並不難,可是,一場硬仗打下來,雙方傷亡都少不了.而監國王萬歲的決策,大帥哥哥的命令,都嚴厲要求,傷亡不能過大,而且不論是敵是我.因而,向大帥請求,不直接進攻鍾山,而是協助左宗棠的前鋒部隊渡江,合兵一處後,以兵力優勢強行壓迫太平軍繼續後退,曾國藩同意了這個計劃,但拿下鍾山的時間要求不變.

到了天京長江段旁邊,離鍾山不過咫尺,從表麵上看,新計劃並沒增加曾國筌任務的難度.可曾國筌絕對是個沙場老將了,哪能看不出強行突破對手防禦,從天京東邊打到西邊去接應左宗棠,那傷亡可能比直接進攻鍾山更大,即便沒有傷亡人數限製,任何一個合格將領也不會在非必要關頭打章樣的仗.因而,隻有率杭州上海壓向天京的軍隊從無錫繞道而行,如此一來,就苦了左宗棠,苦了禁衛師.因為受到監國王的訓斥,第二批特譴部隊和兄弟部隊間,關係比較融洽,學習戰鬥經驗的態度也比較虛心,所以五個月來,陣亡數量隻有第一批特譴部隊的一半,但一場渡江戰役,傷亡數字就超出了.

萬幸,到了八月十六日淩晨,曾國筌抵達長江邊,率部突襲太平軍長江防線,很快,優勢兵力火力使陳玉成支撐不住,長江防線行將崩潰.偏偏此時還有趁火打劫的,當然,對新軍來說就是錦上添花了.清軍水師擊潰了太平軍江防艦隊糾纏,趕到主戰場,百餘門艦炮轟向了太平軍陣地.太陽出山時,第一艘滿載先鋒部隊官兵的帆船靠上南岸.曆時四天的渡江作戰結束,先鋒部隊付出了陣亡一千七百餘人的代價.

兩支部隊合二為一,五萬大軍撲向了鍾山防線.身後,曾國藩到了青鋪,主力大軍正在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