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現在就準備.-82.目標,天京.
議法司成立後,楊尚書認真組織了一批專業人士,這幫讀書人和監國王給了權的農工商代表天天爭的不可開交,軍人代表算是中間派.他們來自於人民,卻是國家暴力機關嗎!
我是極關心律法修訂的,雖然咱是黑社會出身,常跟法律作對,但現在是監國王對不對!所以,每天抽空去一趟,順便聽聽爭辯,長長見識,但主要是做中間人,吵太凶了就做和事佬.
這話如何說起呢?
楊老頭一句話令人受教至深,"大清多得是老臣這樣的人."這話使我對激進態度的危害性有了較深得認識.如果我看不慣什麼就改什麼回怎麼樣呢?
我想,連曾翁李左四位最開明人士都不會支持.我是生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八十年代的人,而他們終生處在封建社會,再怎麼開明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一百五十年後的思想.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楊尚書此言還是說錯了.楊老頭本身已算比較開明得人士了,清朝哪裏有很多他這樣的人啊!而是太多比他頑固多了得人.
兩年來,我的改革幾乎是下意識得放在了受害最深得方麵,而且對太平天國的壓製態度十分堅決.因而,與保守勢力間的矛盾沒鬧到不可收拾得地步.要知道,清朝並非不能打敗萬餘侵略軍,大不了損失很重就是了,可封建統治者什麼時候在乎過人命呢?
滿清統治階層辦事效率雖然越來越差,但不至於不希望國家強大,即便是權欲強到變態地步得慈禧也不是賣國賣地滿心歡喜.其實,滿清最怕得是內憂,最怕被起義力量推翻,斷送了家天下.
而侵略者呢?列強哪管清國誰當皇帝,他們隻是要利益而已.
所以說,晚清的賣國行為肯定是人神共憤得,但不能說他們沒頭腦,隻是這頭腦太頑固不化.可是,曆朝曆代統治者都一樣,清朝隻是把國家政治平衡無知得寄托到一群流氓強盜身上,結果,兩頭不落好.
更可怕得是,真得隻有統治階級顧頭不顧屁股嗎?
不止,因為奴化教育在老百姓心中都根深蒂固了.我不想汙辱老百姓,但事實的確如此,這時代,你對百姓太好了,百姓反倒無所適從.
所以,這律法修訂嗎,我隻能讓它有進步,但進步不能過大.因而,思想活泛得工商界人士的建議隻可支持四分,另六分要支持開明統治階級分子.
翻看著一些修訂後律法草案,嗯,怎麼有很濃得資本主義味道.嗬嗬,挺好,是該補補資本主義這一課.
半資本主義半封建主義?不行,社會主義那些顯而易見得優點怎麼能丟呢?至於封建主義倒不用說,想丟也丟不了,連二十一世紀都有不少政府官員非要生兒子呢!這不成三足鼎立了麼?嗨,以清朝的現實,至少二三十年內,最好也就這樣了.
正在天天感慨時,曾國藩的密奏到了.很簡單,上書:特種計劃正蘊釀中,微臣準備在兩到三個月內行動,請監國王萬歲定奪.
真想再去一次江南,可哪兒走地了啊?不要說京師這邊還沒成熟得軍隊和工業了,既然忙上了法律事務,怎麼也要讓修訂人員理解透徹我的意思啊!換湯不換藥絕對不行,但太超前也是絕對不行的.能否進步倒無需擔心,超不超前我最清楚了.麻煩啊,這可不像軍隊和工業,這兩方麵思想超前些,大多數人能接受.可民主民權,在清朝還是不提地好.可選擇議法委員會成員時還抱著民主思想,結果找地都是受新思潮影響最深得.
結果隻有回令給江南說,一切事由,曾帥與左大人全權決斷.然後就轉著圈忙活去了,一忙就是兩個多月,因而,我沒經曆奇襲天京行動,經過是行動指揮官周盛傳事後轉述地.
被曾大帥訓斥了一頓的周盛傳回營,隨即率特勤大隊從原先選定地小山坡轉進了大龍山找地方訓練,而且滑翔機就在大龍山兵工廠生產,就近接收也方便.同時,定點降落練習就以兵工廠大院為目標,又練了兵又保了密,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