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3、章節13(1 / 3)

在成功醉倒孟焦兩人以後,孟大和焦二也名正言順地成了小卜同學的小弟,兩人都是莊稼漢出生,祖上世代都是佃農,字都不認識幾個,更別提是否有文化了,他們的父母和大多數人一樣,用出生順序來給他們起名,至於表字是不用想了,孟大是家裏老大故稱孟大,而焦二對上還有個大哥焦大,可惜沒能養大,孟大焦二知道小卜同學很有文化,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上不得台麵,於是纏著小卜同學給他們改個好聽點的名字,小卜同學很是鬱悶,他自己的名字都不咋樣,還居然有人來找他改名字,當然這事不能怪小卜同學,之所以他有卜佬和良丙這樣的混帳名字都是南華老道兩師徒給害的。

小卜同學終究是沒能拗過兩人的糾纏,在推托無果之後,就隨便將《楊家將演義》裏孟良焦讚兩個活寶的名字給剽竊了過來,送給了孟焦二人,並為其二人分別表字為伯優和仲歎,小卜同學身為後世人,對表字沒什麼研究,反正是被逼的,那就隨便亂表的,至於表得好不好,那就不能怪他了。

改了名,表了字的孟焦兩人,著實是興奮了幾日,兩人見麵也不喊大哥和老二了,而是像模像樣地稱呼對方為伯優啊、仲歎啊,可惜也就是新茅廁,香三日。沒多久,兩人的新鮮勁過了,又回複到以前大老粗那時的德性,滿嘴大哥和老二。

自從給孟大和焦二兩人改名字這件事以後,小卜同學便有了個突發奇想,哪天收個姓秦的好打小弟,再改其名為瓊,沒準還真能來個關公大戰秦瓊的曆史事件,不過小卜同學也隻能想想了,畢竟能和關公做對手的也沒有幾個人,況且還要姓秦的,那是更不好找。

作為對小卜同學聘禮的回報,張原給小卜同學贈送了一所在縣城東街的宅子,美其名曰為嫁妝,其實就是白送,而且宅子裏麵錢糧用度、奴仆婢女是一應俱全。小卜同學本想推辭,反正自己又不住在這裏,而且馬上就要離開了,但磨不過張原的好意也就隻好收下,順便安排甘陵以妾室的身份住進那裏,也算是幫自己看家。

三天後,小卜同學來向張原告辭,表示自己要隨部落的隊伍繼續北上,離開桂陽郡往長沙郡一帶前行。張原知道留不住小卜同學,便贈送了兩壇由他兒子蒸餾出來乙醇原液給小卜同學,一壇大概可以抵上十壺,而且還沒有兌水,兌水以後少說也可以稀釋二三十壺,而且小卜同學又不嗜酒,估計是喝到回程也未必喝得完。

孟良焦讚雖然名為小卜同學的小弟,但小卜同學知道他自己一天沒有和張寧成親,這兩人是不會跟隨他的,這兩人自然是被小卜同學留下來繼續護衛已經和他訂親了的張寧,而張寧少不了和他一番依依話別。

和張寧話別以後,皓月部落一行人繼續北上,不久便來到了桂陽郡的治所郴縣,郡城比縣城大上了不少,眾人在當地停留了大概五天,出售山裏的特產以換取錢糧,並且補充了一些臨武縣裏沒有的物資,小卜同學自然是少不了被小裙英纏著到處逛、到處玩,還好張原在送他宅子的時候還附帶了錢糧用度,小卜同學得以在他名義上的管家那裏支取一些花費,要不然還真沒錢陪小裙英這個丫頭瘋。

在坊間,小卜同學意外地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為數不少的孩童聚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拍著手板唱著一歌謠,歌謠的內容對於小卜同學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這歌謠本來就是他在臨武縣的時候編的,並且教會了他宅子裏的一名機靈的仆人,然後再命他去教會坊間玩耍的孩童,為的是要宣傳宣傳他的蒸餾酒,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這歌謠傳播得如此之快,他才來郴縣沒幾天,就馬上聽到從臨武縣傳過來的歌謠了,可想而知,這個時代的精神生活是多麼的缺乏。

話說這歌謠的內容很狗血,如果換作是後世,沒準就會被城管當作是賣假酒假藥的無業人員給抓了,還好這裏是三國時代,而且唱歌的是小孩,民眾也就把這些當作是趣聞逸事來聽,倒是臨武張氏的燒酒威名遠播,已經引得不少大戶人家趨之若鶩,紛紛遣下人到臨武縣購買傳聞中的烈性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