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釋放了華人的主觀能動性,其爆發出來的創造力和驚人的熱情,讓馮國輝都大感吃驚,隨即放下心來。
鐵山鎮上已經成立了11家商會,基本包含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大陸移民,這些商會成為了政府下的不花錢二級機構,自覺的維護市場秩序和交易公平性。
在治安,稅收,城建,法製等各方麵,商會也積極的發揮作用,輔助政府將政策落實下去,並且涉及到細枝末節的方方麵麵。
當地商會自發的捐款,捐物,為鎮警察局蓋房,建崗亭,捐出一筆錢作為辦案賞金,用於改善普通警察生活。
還有商會捐建廁所,社區醫館等等,參與建立私人華文學校,竭盡全力的發揮作用。
這都是非常積極的一麵,南洋軍政府對此喜聞樂見,並且鼓勵商會成員發揮更大作用,並且投身於政治,積極的建言獻策。
市議會,鎮議會,就是這些商界中人非常仲意的身份,政府也有意引導一些負責任,有慈善心的商人參政議政,形成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
馮國輝在鐵山鎮的最後一天,是去了鐵山軍校參加成立儀式,這是南洋軍培養連排級基層軍官的軍校,現有在校學生629名。
鐵山軍校的前身是鐵山教導隊,從初期三個月的軍事培訓到如今兩年完整的軍事教育,這也是逐漸走向正規化的正確步驟。
在鐵山軍校中
有共計17名法,德,英教官,另有42名華人教官,他們大多是受傷後轉入軍校教育的軍官,師資力量相當強。
在軍校大禮堂裏,大帥馮國輝以校長的身份,對廣大的軍校學員發表推心置腹的談話,提出了“少年強,則華夏強”,“吾輩軍人當以傳承偉大的華夏文明為己任,奮鬥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視軍人榮耀為生命,忠誠於領袖,忠誠於民族,並為此奮鬥終生”等激情澎湃的期許,引來熱血軍校學員的高聲歡呼,掌聲雷動。
年輕有為的大帥白手起家,率領一群弟兄們建立南洋軍,頻頻打擊白人殖民者,為華人在南洋撐起了一片天,這樣的傳奇原本就是學員們祟敬的對象。
領袖光環的加成,讓這些年輕的軍校學員們熱血賁張,激動的難以自製,在大禮堂裏就高呼起“校長萬歲!”“大元帥萬歲!”,整齊劃一的口號聲響徹內外。
馮國輝對這些年輕的軍校學員相當滿意,在動員講話過後,為優秀學員親自頒發了獎章,親切勉勵他們學好本領,將來為南洋軍建功立業。
南洋軍想要真正的成為東印度群島的主人,將勢力從爪哇島擴張到蘇門答臘島,加裏曼丹島,蘇拉威西群島和新幾內亞群島等廣大地區,僅憑現有的軍事力量遠遠不夠。
馮國輝計劃在兩年後,統治基礎穩定和華裔人口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情況下,進行一次大擴軍,目標是將軍隊人數翻上一番,達到7~8萬人規模。
也隻有這樣,才能實行強力的軍事擴張,成為東印度群島的主人。
到了那時候,這批剛剛畢業不久的新銳軍官,就會成為新組建師團的基層軍官,從而保障南洋軍在規模大幅擴張的同時,戰鬥力水平依然在線。
鐵山軍校培育出來的青年軍官,是未來南洋軍的種子,等他生根發芽並且茁壯成長起來,那就是一片枝繁葉茂的森林。
如今他一手軍事,一手民政,將絕對的權利緊緊掌握在手中,以超越時代的眼光部署未來發展。
一步一個腳印前進,走的很穩。
南洋軍如今在氣勢如虹的時候戛然而止,在前線采取絕對的守勢,別說荷蘭總督府大吃一驚,南洋軍內部一些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軍官,也頻頻的發出怨言。
這些軍官不出意外很快的就會安排調入後方,並且解除現役,安置到各地鄉村去做一個安居樂業的地主,從此過上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
南洋軍隻需要一個聲音,大統帥做的決定不容置疑,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
至於是否理解?
那就要看軍官個人的悟性了,作為上位者,馮國輝沒有給手下軍官解釋的必要,明白要執行,不明白更要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