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些觀點和建議分成三部分說,第一部分是一些關於如何規劃自己前程的想法,第二部分是關於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第三部分談談考試的問題,希望這些拉拉雜雜的個人感受能給大家一點幫助和啟發。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如何規劃自己的前程
在此之前,我遇到過很多各種各樣的人生故事,看到過很多小朋友把自己的職業路途走歪,我是個急性子,常常恨不能走上前去敲打該人的腦殼,讓他/她清醒一些,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毀在自己的手裏。
依照我的愚見,若想在現在這樣的世道艱難生存,得有一個自己的專業。什麼叫作專業,是個值得商榷的事情。我當年高考的時候,最熱的學科乃是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金光閃閃的牌子非常讓人羨慕,但是幾年之後,這樣的專業設置就看出弱點來。哪家公司也不會覺得一個剛剛畢業的愣小子或是傻丫頭可以做跨國的貿易或者打理國際間的金融。由於課程設置太雜,什麼都學過一點,反而讓這些專業的同學畢業的時候無處可去。我不是批評學這樣的專業不好,但是除去“國際”兩個定語,這樣的專業無非也就是貿易和金融,簡直和會計一樣平平無奇。(當然,我的母校為了表示公平,也增設了“國際會計”專業。我看國際會計和會計的區別也就是教材選用語言的區別,若是那樣,我們把天津肉聯廠的招股說明書變成英文,它也能是天津國際肉聯廠。)
這樣的尷尬同樣發生在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這樣的學科上麵。別人怎麼看我不能幹涉,反正我是不能認同這樣的學科也算是一個專業。就算我在行政管理上滿腹經綸,本科畢了業也一定管理不了什麼行政,當然,如果你說秘書和前台也能算作行政管理,那我無話可說,不過我還是覺得那個叫辦公室管理比較貼切。
那麼我來說說我是怎麼理解“專業”這個詞的,我想若是除去理論基礎,一個學科還有具體的技術指引,而且這樣的技術可以日新月異,需要你不斷學習,這樣的學科就可以叫作專業。那麼按照我的這個理解,我覺得會計就是專業,除去GAAP,還有會計製度、會計事務指南和實務公告,作為一名會計,咱們得不斷的更新自己,不能懈怠。依此類推,法律算是專業,醫學是專業,自然科學是專業,文學和哲學隻算修養,不算專業。
按照很自我的推理,我們做財務的就算是有專業的人士了(當然,有專業的人士和專業人士乃是兩個概念,不可混淆,兩者之間的差別大得好像有身份的人和有身份證的人一般,關於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我將另文贅述),下麵要商量的事情是如何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
首先,咱們得先想想,自己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有過怎樣的考慮。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到職業的發展。我當年畢業的時候有兩個選擇,除去D記,還有一個叫作鳥窩的公司讓我去做銷售。我可以坦誠地說說,我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了不喜歡的財務作為自己一生的專業。為了闡明我有多麼的不喜歡財務,我還可以講一個小例子。我被D記錄取之後,有一次在校園優美的小徑上,邂逅我的高中同班同學。我們兩個人在高中全都嚴重的偏科,因為會作幾首歪詩,還曾被誣稱為“兩大菜籽”。那位老兄見了我的麵,就衝上來抓住我的胳膊,一邊搖一邊問:“聽說你去事務所了?”麵容淒慘,聲音悲憤,仿佛此刻正在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我想我又不是加入了1948年的國軍,大可不必如此的替我張皇和惋惜。想來該人認為這個錄取過程是這樣的,D記先瘋了,於是錄取了對數字極度遲鈍的在下;緊接著我也瘋了,接受了D記的錄取……
就在這樣的曆史環境之下,我還是選擇了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我職業生涯的起點。原因就在於,我堅信財務是一個專業,是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能,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閱曆的豐富,我在財務領域上的話語權,會越來越自由。這就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
我寫這樣一段的目的在於,我願意把我當時對於職業選擇的考慮,送給正在做著這樣考慮的大朋友和小朋友,當你決定選擇一個職業的時候,我強烈建議選擇的標準可以參照選擇自己終身伴侶的標準,不要被絢麗的外表所迷惑,下麵掩蓋的很可能是蒼白和脆弱;就算波瀾不驚的生活,也不要對你的選擇有絲毫的動搖。伴侶的作用和意義,可能在你需要勇氣的時候才會出現,最佳的選擇是,選一個踏踏實實的伴侶,然後堅定地、踏踏實實地和他/她好好過日子,作為回報你能得到的,就是充實的安全感和相濡以沫的忠誠。
現在來談談愛情保鮮的問題。沿用上麵的例子,我們選擇了財務作為自己的伴侶,在漫長的上山途中,難免不受到誘惑,產生矛盾,生出悔意,所以總得有點保鮮的措施,來留住最初的美好。這就是我想說的財務人員的職業規劃。
我不是財務專家,也不是心理專家,所談所感也隻是很自我的東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吧。我看很多朋友做會計做了十幾年,做得很安詳,這樣的境界其實很值得佩服,這可能是很多成功的夫妻的心理狀態——工作其實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我在“火車驢拉”工作的時候,公司有這麼一項policy(政策),工作滿五年的員工,可以獲得一個類似於傑出貢獻獎的鼓勵,我們有一個部門的大姐,就曾經榮膺過兩次這樣的榮譽,現在還在向第三次奮進,這樣的例子,我沒話可說,那是因為當事人可以完全靠心理調節來保鮮感情,可以平靜安詳地與子偕老。這是很值得羨慕的一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