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上山,上山,上山(5)(3 / 3)

應老王的要求,我幫他買了一瓶洋酒,叫作Tia Maria,老王原來留學英國的時候曾經在酒吧打工,其間常常偷喝店裏的洋酒,慢慢也練就了一些鑒酒的本事。後來他常常推薦我喝一些味道奇怪的洋酒,不過,坦白地說,無一好喝。這也曾一度讓我對該人的品位發生了懷疑,但是事後的品嚐告訴我,Tia Maria是一種非常好喝的酒,混合著咖啡和巧克力的香味,甜甜的,很適合女孩子的口味。價錢也很公道,一大瓶大概人民幣120塊,如果大家日後有機會赴新,不妨試一試。

出了機場,我叫了一輛出租車,夜幕中還能看得到是現代的sonata,眾所周知,北京的出租車很大一部分也是這款車。但是內裏乾坤頗不相同,這裏的出租車內部的容積至少比北京的大出1/3,我想姚明坐在裏麵也不會感覺太委屈。司機的座位在車子的右邊,這樣的布局讓我上了車還反應了一陣子。司機是個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可以說很好的中文,一路上和我有說有笑,非常友善。後來的幾天,我有了經驗,一旦上了出租車,第一句話一定是:“Do you speak Chinese?”,反正我這幾天遇到的回答都是“Yes”,這樣我可以很舒服的和他們聊聊天。

我坐車的時候,天色已晚,但是還可以看到幹淨的街道和隨處可見的熱帶植物,出於禮貌,我順口誇了誇此處的整潔。那位師傅倒是很謙虛,直說這樣的結果實是因為當地政府采取法家的治國方略,在維護城市環境方麵采用苛刑重典,據說扔一片紙的價錢是200新幣(約合1000元人民幣)。我由此聯想到我們的祖國,就在我家樓上,有一位阿姨,每天帶著她的愛犬在小區裏麵散步,那狗體型巨大,吃得又肥,看起來和一頭豬也差不多,阿姨遛豬之餘,也讓它在小區內方便,該狗既然巨大,大便的規模也就相當宏偉,每次都讓人觸目驚心。有一次家母來京看我,早上和我去菜市場回來,看到路上橫著黃金萬兩,不由得感慨說:“剛才我看到它的時候,它還冒著熱氣。”我們從來沒見過該阿姨做任何的善後工作,每次遛豬完畢都施施然地離去。我想,我國若亦能實行新加坡一樣的政策,該阿姨估計要傾家蕩產。

幫我拎行李的小弟好像是個馬來人,頭發卷曲,麵色黝黑,兩道眉毛很有特色,有點像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中的山大王扮相。我一邊塞給他5個新幣的小費,一邊問他到哪裏可以吃點東西。他頓時來了興致,烏裏哇啦的說了一大堆,最後卻雙手一攤說,不過現在太晚了,這些地方都關門了,你要不要到7-11店去看看?我聽了這樣的建議哭笑不得,隻好聽他的,到路邊的7-11店裏去買泡麵。

在北京的時候,我很喜歡到7-11店裏買東西吃,尤其是冬天,每次推開厚厚的玻璃門,都有噴香的味道撲鼻而來——那是著名的關東煮,我雖然不喜歡吃煮得那樣軟塌塌的豆腐,但是那香味卻非常令人驚喜和溫暖。每個周日,如果不出意外,我都去賽特俱樂部練習一個半小時的合氣道——關於這一節故事我將在後文有所交代。練完以後,我都會跑到馬路對麵的7-11店,買固定的幾樣東西補充熱量,寶礦力水特或者脈動,一塊黑巧克力和一小瓶林家鋪子的黃桃罐頭……

這裏的7-11店要隨意很多,我在街上走了沒有200米就看到兩家,其中的一家簡直就是一個雜貨亭,看上去破破爛爛的,但是上麵也掛著一塊7-11的牌子。

我買了一個小小的桶麵,一份當地的報紙,後來發現桶麵裏竟然沒有勺子或叉子,我不知道當地人是怎麼吃的,按照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我必須得找點什麼幫忙才行,後來實在找不到,隻好用房間裏咖啡杯裏的勺子。報紙很厚,翻來翻去都是招工的廣告,我看很多小小的公司招財務人員,動不動就敢寫“最低要求——ACCA”什麼的,看得我不住的讚歎這裏物華天寶,群賢畢至。報紙還專門有一版用以刊登各家的訃聞,如果誰家有白事,可以花錢登一張照片,寫幾句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