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起吃個午飯(1 / 2)

前往二食堂的路上,林青溪一直和裴言聊天,試圖了解裴言的生活情況。

兩個大帥哥走在一起,尤其是其中一個是全校聞名的林青溪,路人的時不時的飄向他們。

裴言頭腦發懵的回答著林青溪的問題,暈乎乎的想,說不定今天晚上就能看見自己能出現在關於林青溪的帖子上,這感覺真是奇妙。

作為豪門的繼承人,林青溪從小便學會的一個技能就是“識人”。

什麼人對你真心,什麼人對你假意,什麼人品性好,什麼人品性差,什麼人適合交流,什麼人適合遠離,這些都是頂頂關鍵的東西。

圈子和環境能決定很多東西,能成就人一些人同樣能破壞一些人。

目前考察來看,裴言就是一個樸實單純“愚蠢”的帥氣男大學生。

而且可能是裴言對林青溪的濾鏡過於的深,林青溪問什麼他答什麼就算了,他還會把林青溪與問的問題有關的事情全都一股腦的說出來。

其中包括著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曆,那些在大家麵前保密的東西,他願意通通告訴林青溪。

他甚至在這段不算長時間的聊天裏,連和林青溪領養幾個小孩都想好了,總之也是思路很清奇的一個人。

林青溪得知,裴言的父母在他七歲多的時候因為要出國談業務,飛機失事。

飛機失事賠償了一筆金額,但是由於裴言當時年紀太小,公司沒人支撐很快破產倒閉,那筆金額基本都拿來賠償給銀行了。

裴言隻能夠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回到鄉下生活,好在從小裴父裴母教導的很不錯,裴言的好性格已經養成,即使回到鄉下也很樂觀。

在大城市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後,裴言回到鄉下,更加重視自己的學業,一路靠自己的苦學考上了D大。

到了玉京這個大城市,消費水平上漲,憑借著爺爺奶奶不可能支撐這裏的生活。

何況裴言不想讓爺爺奶奶那麼辛苦,從高中開始他就靠拿獎學金以及勤工儉學來支持自己的生活,大學亦是如此。

起初進學生會,也是因為一個淳樸的原因,進這種學校管理部門並擁有工作經驗有利於考公。

兩人邊說邊走很快到了二食堂,林青溪也基本將裴言的情況摸了個透。

二食堂一樓是拿菜的窗口,二三樓是偏小資的炒菜。

裴言一進去後就準備往二樓走,被林青溪叫住了,“學弟?不吃一樓嗎?”

啊?

林青溪吃二食堂的一樓,這是裴言壓根沒想過的事情,在他眼裏,林青溪這樣謫仙般的人物,就應當吃好一點的。

甚至於裴言覺得林青溪來二食堂都是一種屈尊,畢竟他從校園論壇了解到,大多數時候林家會送定製私人餐到學校,林青溪連食堂都很少吃。

“您、您身體不太好,我就想著…”裴言說的有些慢,他在努力措辭,希望不會因為提到林青溪的身體而讓林青溪傷心。

“沒關係的,倒也沒有那麼不好啦,說起來,我還挺懷念學校的自選菜呢,我們就在一樓吃吧。”

林青溪失笑,裴言到底是看了什麼,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他身體沒有差到那樣嚴重的地步呢。

他這樣一笑,裴言徹底暈乎了,跟著林青溪走向自選菜的窗口。

他們到食堂的時間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點,這時候很多人已經打好飯坐下開始吃了,自選菜的窗口人不是很多。

這個窗口的方式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拿一個大的托盤,然後這一大排大概十多個窗口都放著用不同顏色的盤子裝著的菜。

想吃什麼菜,自己拿就好,最後結賬的時候,食堂的阿姨會根據餐盤顏色所對應的價格給大家算總價格。

這種大批量的好處是,很適合剛下課後的中午,成功的讓大家買飯的速度變快。

壞處就是,這種大鍋菜不太容易保證鹹淡,菜品相對來說沒那麼的精細。